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收藏“时间”的人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1-17 21:40   https://www.yybnet.net/

来到成都,宋广福最惦记的,是去送仙桥古玩市场。不过,他淘的不是古董,而是挂历。

在收藏界,挂历不算“古老”,很少会有人要,一般摆在旧书摊,无人问津。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挂历,宋广福看到了都要买。他还不懂得讨价还价,经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讲价下来,就便宜了一点。

宋广福却并不在意,也许在他心中,收藏挂历,是在收藏“时间”吧。

宋广福

生于1956年2月,河南淮阳人。1975年他高中毕业后下乡两年。其后参军,历任文书、技术员、副连长等职。1986年,他从军队转业,被分配到工行淮阳县支行,先后任会计科副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2000年开始专心收藏挂历。

为什么喜欢挂历?

宋广福这次来成都,主要任务是办展览。一辆专车,从河南淮阳开来成都洛带,给古镇带来了30个大行李箱。行李箱里,装的全部是挂历,1200本。

1200本挂历,有“民国时期”的月份牌,有面积达6平方米的最大挂历,内容从祖国风光到名家书画,从样板戏到影视明星。

挂历,也是日历的一种,宋广福对它的历史非常熟悉,“挂历虽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但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古俄罗斯人开始使用木板印刷的日历。”

宋广福开始对挂历着迷,是1975年。那时他读高三,有天去同学家玩,就看到一个新东西:挂在墙上的挂历。那时的挂历没有公开发行,都是各个单位自己印了用来赠送。挂历上印的是红旗渠,是彩色的,非常难得———那时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他很喜欢,便问同学的妈妈:“这个用完了能不能给我?”

为什么喜欢挂历?宋广福也说不清原因,他说他就是喜欢这些东西。他从小就喜欢收藏,看到烟盒、火柴盒和糖纸就要捡起来。上小学,他收藏毛主席像章,到了中学又开始集邮,高中毕业后下乡两年,他便去淘古钱币。

1986年,宋广福从部队转业回家,被安排在淮阳县工商银行当办公室主任。那时,挂历开始风靡全国,一到过年,宋广福的战友们给他寄来挂历,他便收藏起来。就这样,挂历越来越多,再加上他的其他收藏,宋广福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收藏家了。

卖挂历“发了财”

宋广福的家,就是他的博物馆。现在里面装满了挂历———30多年来,他收藏的挂历超过2万本。他家楼上的四间房,全部被改成了挂历收藏室。能被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不能挂出来的,宋广福就分门别类,10本挂历放一个塑料袋,装在木箱里。

以前,他受邀去洛阳、杭州办展览,都是用木箱。但木箱太重了,要两个人抬。现在用上了旅行箱,“箱底有万向轮,很方便。”

以前,宋广福每年都要出去办展览,不过最近几年,宋广福很少出去了。他主要是考虑到,这种临时性的展览对挂历的损坏太厉害了,很多人要去摸,要去揭。这些脆弱的东西,还是放在自己家里好。

从“什么都收藏”,到“只收藏挂历”,宋广福说他是受了一个中学老师的启发。这位老师来宋广福家参观,发现这里邮票、字画、钱币、挂历什么都有。老师说,邮票、字画这些早有人收藏,但挂历还没人关注,便建议宋广福去芜存菁,专收挂历这一类。

开始专心收藏挂历了,宋广福就没有周末了。平日里他在银行上班,每到周五晚上,他就坐火车去北京。周六和周日在潘家园收挂历,再坐个夜班车回淮阳,也不耽误上班。

但这个爱好,还是要耽误工作。宋广福只关心挂历,工作上就没法投入太多精力,经常请假,领导也就不高兴了。对宋广福而言,当时虽然收入不高,但毕竟也是铁饭碗,辞掉工作也不现实。

不过,宋广福还是有生意头脑。那时家家都要挂挂历,他便一边收藏,一边卖。后来,他还自己设计、制作挂历。2000年,他花大价钱请到县里有名的摄影家,请他们去淮阳的各大景点拍照片。照片就是用来做“淮阳风光”挂历的。这本挂历做出来,很快就在县城里热销,家家都挂这一本,宋广福因此赚了十几万。因为挣了大钱,他便从单位辞职了。

古玩市场的“老宋”

这么多年,宋广福养成的习惯是:不管到哪里,首先去当地的古玩市场。

北京潘家园,几乎成了他的“后花园”。去得太多,市场里的卖家都认识这个“老宋”,见宋广福来了都很高兴。

宋广福不是大富翁,但很舍得花钱买挂历。在古玩市场,挂历不算“古老”,很少会有人要,一般摆在旧书摊,无人问津。宋广福又不懂得讨价还价,年代稍微久远一点的挂历,他看到了都要买。

这种心态,宋广福形容说,就是怕好东西被别人买走了。他收藏的最贵的一本挂历,是1968年“文革”时期的挂历。他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看到这本挂历,当时想买,卖挂历的老板却不在。后来他请北京的朋友去买,朋友去了,回来跟他说,价格太高,不敢买。宋广福立马再去北京,去谈谈价。对方开价一万二,最后他花一万买了。

这些年,宋广福跑遍了北京、天津、郑州、南京等地的古玩市场,买上一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挂历,他常常要花几千元。东西买回来,他都会有点后悔:是不是买贵了?

不过,也有占便宜的时候。他有次去郑州淘挂历,发现有个卖古玩的店里有。他去问价,老板说家里还有很多。宋广福便以每本10块的价格买了60多本。老板觉得宋广福爽快,就又“饶了个小的”。宋广福一看,心里真高兴,这附赠的一本,竟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可就值钱了。

选挂历还是选老婆?

宋广福卖挂历的收入,也大多花在买挂历上。这次来成都展览,他趁周末去了趟送仙桥和文殊院的古玩市场,花了几百块钱,淘到了几本老挂历,他觉得“很有收获”。

宋广福的钱,几乎不花在自己身上。以前他去北京淘挂历,如果是夏天,就买一份报纸往地上一摊,睡在北京西客站的广场上。北京战友打电话问他住哪里,他回答住在火车站招待所。

宋广福回忆,曾有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嫌他穿得不体面,让他“找件好衣服”。后来记者问宋广福:挂历和老婆,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宋广福立马就说选挂历。老婆很生气,“你去跟挂历过吧!”

宋广福收藏挂历,他妻子是很烦的。毕竟这个男人在家,什么也不管,只关心挂历,还把一本又一本破挂历往家里塞。妻子反对,宋广福就需要耍点小聪明了。如果去北京淘挂历,他就跟妻子说我去趟郑州。挂历买回来了,可不能直接拿回家,就先放在朋友家里,等老婆不在家了,再偷偷拿回去。

对宋广福而言,挂历也不只有收藏价值。他是做挂历的,也要卖挂历。他相比其他的商人,有更多的“参考资料”。碰到有人找他定制挂历,他不知道怎么做,就去翻翻这些老古董,总有灵感。

现在,挂历已经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宋广福还是有生意。今年,就有不少私企找他做挂历,他一年一度的“淮阳风光”挂历也要继续推出。在淮阳这个县城,挂历还是有人需要的。不过宋广福也知道,市场是很有限的。几年前他去郑州,想参考以前的成功经验,做个“河南风光”的挂历来卖。但挂历做出来,却没有人要,卖不出去。他这才意识到,大城市跟小城市不太一样。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新闻推荐

瓷上云烟 “水墨探春·郭汝愚新作展”今日下午在岁月艺术馆开展

人物郭汝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师、前创作研究室主任,兼成都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帕摩那分校、加州工商大学客座教授。沙滩上的丽人,瓷器...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收藏“时间”的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