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政府办公大楼不应奢华,但也不应寒碜,它应该简朴却不简陋,干净而不鲜亮,工整而不怪异。它代表着一种形象,反映着政府的执政理念,承载着服务大众的功能。同时,它也是公务人员的工作场所,应该有一定的舒适度。公务人员在服务公众的同时,也应被善待。
□李迎春 成都商报评论员
最近,一组有关浙江省文成县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电灯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政府大院”。据了解,文成县府大院内除了一幢80年代建设的主楼外,其余建筑基本为砖木结构的小楼,有的建于1949年前,有的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建筑面积不大,县府大院里面却容纳了25家机关部门、585人,办公用房十分紧张。
“寒碜政府大楼”走红,赢得很多网友称赞,套用一句流行语“信息量真的很大”,其中既有对一些基层政府办公楼奢华攀比的反讽,也有对政府清廉简朴的期待和赞赏。
但寒碜本身并不值得赞赏,就像贫穷不值得赞赏一样。不能因为人们反感为富不仁,反感富裕后的奢侈浪费,而赞扬贫穷寒酸。政府办公大楼不应奢华,但也不应寒碜,它应该简朴却不简陋,干净而不鲜亮,工整而不怪异。它代表着一种形象,反映着政府的执政理念,承载着服务大众的功能。同时,它也是公务人员的工作场所,应该有一定的舒适度。公务人员在服务公众的同时,也应被善待。一座寒酸的政府大院受到追捧,其实并不正常。这种不正常反应了公众的两种微妙心态。
首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并没有享受到真正周到的公共服务。天下的事就是将心比心,如果一个人被善待,他对别人也会善良和包容,一群被善待的人是不太可能对政府大院的简陋不堪看得过去的。寒碜的办公楼走红,一方面是因为有公众点赞,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因为公众的苛求,潜台词是你的服务如此,就只配享受简陋的条件。
另外一种心态是一种逆反,即对奢华攀比之风的逆反。这种逆反对社会风气回归正常有好处,但过了头也有问题。好比很多报道,说到贪官,生活一定奢侈糜烂,说到清官,不近人情、家境贫寒几成“标配”,似乎当个好官一定要穷,一定要苦,把当官和穷苦连在一起。这样的描述,至少逻辑上是荒谬的。当官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可以乐在其中,可以养家糊口;不说过奢华生活,过正常人的生活应该是能满足的。非要和贫苦画等号,不仅不符合事实,也违反常理。所以,反贪没有错,但主张和赞赏官员过穷日子苦日子却不对。同样,反对政府办公楼奢华没错,但主张和赞赏办公楼简陋寒碜也不对。
任何时候,舆论和公众认识都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区,比如,简单地以为稀缺的就珍贵,其实不一定,如上面所述寒碜的办公楼,就没必要盲目点赞。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走极端,古人说过犹不及,当下人们的认识在非黑即白等简单逻辑的影响下,很容易过头走极端。办公楼的好坏,清官贪官的认同标准等等,就是明显的例子。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实习记者李秀明摄影记者鲍泰良)昨晚8时35分左右,市交委执法人员在针对非法营运的专项行动中发现一辆疑似“克隆车”,执法车辆持续跟踪其20多分钟后,终于等到合适机会,在二环路西二段与蜀汉...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