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市食药监局发布2015年第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奶吧”乳制品不合格率达50.3%

来源:成都日报 2015-09-16 23:17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市食药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5年第3期食品、食用农产品、乳及乳制品监督抽检结果。在本期抽检中,共抽取样品3347批,其中生产环节781批,流通环节1732批,餐饮环节834批。记者从市食药监局获悉,抽检结果显示,本期不合格样品119批,其中生产环节5批、流通环节9批、餐饮环节105批,总体抽检不合格率为3.56%。其中,包括武侯区朝天门火锅店在内的四家餐饮机构的火锅调味料中检出罂粟碱,而“奶吧”乳制品总体不合格率更是达50.3%。

共抽检样品3347批

总体不合格率为3.56%

记者从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市食药监局展开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包括蔬菜、水果、生鲜畜禽肉、食用菌、水产品、调味品、饮料(含桶装水)、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冷冻饮品、蛋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等产品。生产环节抽样全部在成都市范围内食品生产企业的成品库中随机抽取;而流通环节抽样全部在成都市21个区(市)县内有代表性的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随机抽取;餐饮环节抽样,则全部在成都市21个区(市)县内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内餐饮服务单位、各类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展会餐饮服务摊点、建设工地等随机抽取。

本期监督抽检共3347批,其中生产环节781批,流通环节1732批,餐饮环节834批,总体抽检不合格率为3.56%。其中,火锅调味料中检出罂粟壳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有5个,涉及武侯区朝天门火锅店、双流县老买主冷锅鱼店、龙泉驿区龙泉街办木柴老灶火锅店、成都蜀御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四家餐饮机构。

“奶吧”乳制品不合格率高

“九头牛”“牛牛家”等上榜

在此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发布会上,针对本次抽检结果中乳及乳制品不合格率较高的情况,市食药监局食品安全总监蒲旭峰向记者介绍,今年6月,市食药监局在餐饮服务环节下达了《关于开展2015年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制品专项第二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生鲜乳饮品店(以下简称“奶吧” ) 现制现售的生乳、巴氏杀菌乳、发酵乳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取样品141批,其中生乳18批、巴氏杀菌乳55批、发酵乳68批。抽检结果表明,共有71批样品不符合规定,总体不合格率高达50.3%。其中包括“九头牛”“牛牛家”“沐元”等连锁店,不合格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抽检不合格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生乳在挤奶、收集、运输、储存中把关不严,出现菌落总数不合格;部分奶吧因生乳原料和生产过程中杀菌工艺参数设计不当或控制不严,购进的生乳蛋白质含量偏低不达标;或配方设计不合理,添加了过多其他食品原料或加工过程计量不当,搅拌不匀,也不排除为降低生产成本,添加水等而有意为之的行为。

全市加大巡查检查力度

门店内应设置专门的留样冰箱

记者了解到,为防范风险、消除安全隐患,市食药监局已要求各区(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现制现售的生鲜乳饮品店(奶吧)加大巡查和检查力度,对于发现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门店内应设置专门的留样冰箱,加工后的成品留样数量不少于2个销售包装,留样时间应在48小时以上(冷藏),并按规定做好留样记录。“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不合格食品时请及时拨打12331热线电话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或举报。

本报实习记者 王静宇 记者 何良

相关链接

“生鲜奶”并无特别之处

有消费者认为“生鲜奶”具有“新鲜”和“原生态”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其实,直接饮用“生鲜奶”在营养方面并无特别之处,反而存在感染布鲁氏菌病等健康风险。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2015年第11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中解读“生鲜奶”。

“生鲜奶”通常也叫生鲜乳(RawMilk),是未经杀菌、均质等工艺处理的原奶的俗称。目前市场上有少量“生鲜奶”以散装形式出售,消费者购买后一般煮沸饮用。而市售的盒装、袋装等预包装的纯奶,则是将“生鲜奶”经过冷却、原料奶检验、除杂、标准化、均质、杀菌(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产品。

纯奶具有独特的营养特性,是一种很重要的食品。但由于营养丰富等特点,纯奶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极易受到动物体以及挤奶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引起“生鲜奶”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是来源于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真菌等,以及源于动物体的布鲁氏杆菌、结核杆菌等人畜共患致病菌等。因此,如“生鲜奶”杀菌不充分,很容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生鲜奶”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而且产奶的奶牛是否健康、有没有检疫、运输过程中有没有被污染等信息尚难以做到完全追溯,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食用“生鲜奶”后被病原菌感染的风险更大。国内外都有因食用“生鲜奶”而引发食物中毒的报道。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

新闻推荐

第18届全国“推普周”普通话公益培训开班

本报讯(记者陈瑾王李科)语言是打开智慧的钥匙,语言也是打开未来的钥匙。昨日下午,第18届全国“推普周”普通话公益培训班在成都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开班。来自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成都市语委成员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食药监局发布2015年第3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奶吧”乳制品不合格率达50.3%)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