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商报社、星星诗刊社、杜甫草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2015年度诗人向以鲜诗歌分享会昨在草堂举行。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副主编李自国,以及刘红立、李永才、何春、喻言、席永君、陶春、桑眉、易杉、许岚、任韵陶、朱鹰、赵静、熊游坤、杨东松、山鸿、其然、茶心、蔚然、逍遥子等50多位诗人和200多名读者和游客一起诵诗迎元宵。
向以鲜领奖
和杜甫跨越千年的一次相会
“第二届成都商报读者口碑榜·2015中国文艺年度作品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继续让读者推荐并担任评委,四川大学教授、著名诗人向以鲜以遥遥领先的票数,摘得“2015年度诗人”的桂冠。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也高票获评“2015年度十大成都文化场馆”之一。昨日,成都商报回馈读者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年度诗人”向以鲜元宵诗歌分享会,在草堂吸引了近200名读者、游客参与。
活动开始前,《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上台致辞,他说:“成都商报由读者口碑评选的年度诗人奖,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事实证明,它的影响力不仅在大众传媒方面有目共睹,在中国诗坛也是影响越来越大,一个由大众传媒评选出的专业诗歌奖项正在以其独特的价值观给中国诗坛带来冲击。”
诗歌分享会前,成都商报为向以鲜授予“2015年度诗人”的纪念奖章。向以鲜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很多感谢。“我特别激动,元宵是中国传统佳节。这是圆满的节日,更是诗歌的节日。我感谢杜甫哥哥。我对喜欢的诗人们一直称他们为哥哥,我崇拜杜甫哥哥。18岁时,我曾多次朝拜杜甫草堂。在今天。我能够在诗圣杜甫的草堂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诗歌,这对我来说无上光荣”。
向以鲜说,感谢成都商报授予他这个大奖。这个奖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因为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来自于生活,这将激励他不断写出更多的作品。
读诗会现场
换种方式和杜甫一起过元宵
“从春秋/打开光芒中的词语/那儿藏着清风/吐纳朝气!”
第一位朗诵者是向以鲜本人,他首当其冲,第一首《头上峰壑》让在座的读者为之震撼,整个诗歌朗诵会由20位诗人上台朗诵。他们饱含感情,让读者听得如痴如醉。
20首诗歌由向以鲜的经历串联而成。读诗,也了解了他的艺术人生。《星星》诗刊编辑、主持人黎阳介绍,1963年暮春,向以鲜出生于川东大巴山腹地一个名叫马家坡的小山村,后移居另一村庄(聂家岩),那儿有一棵数人方可合围的香樟巨树。随后,诗人武世杰上台朗读《香樟树》。在向以鲜诗中“香樟树下的世界总是让人放心的。”朗读者富有感情地读到:“好吧,无比霸道的香樟树/青春不老的巨人手掌/我只能视你为一棵树/在燕翼一方生民的大树面前/再掏心掏肺的赞美都是陈词。”
向以鲜是一名石刻艺术史学者,著有《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他和诗人阿依卓一起合诵了一首《鹤鸣三叠》,向以鲜读到:“可以停下了,停止/永无休止的探访/抚摸、扣击和辨伪/道的主人,逸禽饲养者/主宰自由的命运。”他写的是自己当年去看石刻:大字摩崖《瘗鹤铭》刻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断崖上,残石现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
“如果非要付诸行动/那就学习圣人/扪心倾听/来自耳涡的奔腾/来自江山的低吟。”此次诗歌朗诵会,诗人何春最后带来《耳中河流》,向以鲜说,诗中最后一句也是活动最好的收尾。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新闻推荐
为成都地铁亲手发放50多亿元贷款 他想亲眼看看盾构机 昨日,成都地铁粉丝团迎来首批近300名铁杆粉丝
“我大学念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很想深入了解一下地铁的建设”、“我只听说过盾构机,能不能让我去看看”……昨日,成都商报联手成都地铁公司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动“成都地铁大合畅千万市民大参与”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