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奎)平均每天有10至20人采摘栀子果,每人每天工资80元……11月1日上午,记者在顺庆区搬罾镇干堰塘村栀子产业园看到,成都一家公司正在当地收购栀子果,今年该村栀子果获得丰收,总产量将达40余吨。
1日早上8时,在干堰塘村栀子产业园里,10余名当地村民背着背篼,正在采摘淡红色的栀子果,不一会儿,便装了满满的一背篼。在道路边,来自成都的一家客商正在将村民采摘的栀子果称重,并装上车运走。“这里的栀子果品种好,可以用来加工成中药材,提炼黄色素。”一名正在收购栀子果的客商说,早在今年夏季,栀子开花的时候,他们就提前预订了这些栀子果。
干堰塘村栀子产业园面积已达2000亩。2013年,一直在成都从事钢材生意的安民来到干堰塘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药用栀子,经过3年多的精心培育,如今终于见到成效。“种植药用栀子,春夏两季可以观花赏花,拉动乡村旅游,秋季则可以收割栀子果。”安民说,流转2000亩土地种植栀子,除了年支付当地村民土地租金200余万元外,还吸纳了300余名村民就近在产业园区务工,每年带动村民人均实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
随着栀子种植上规模,如今安民正计划对药用栀子果进行深度加工,即投入3500万元,建设中药材科研中心及深加工工厂,延长产业链、深挖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产品品牌。项目建成后,不仅可生产栀子茶、栀子苷、栀子青色素、黄色素、红色素等深加工系列产品,还能吸纳当地村民100人以上进厂当工人,既实现栀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化经营,又引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还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路子,以搬罾为核心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栀子和佛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种子,实行保价收购,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吕宏伟)10月31日上午,“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成都)总部经济合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驻蓉领事机构或代表处负责人,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意大利等国商会及...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