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科幻宣言》今日发布 成都瞄准“中国科幻之都”

来源:成都商报 2017-11-11 04:05   https://www.yybnet.net/

今日上午,2017中国科幻大会、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将在成都东郊记忆开幕。随着开幕式现场好几桩“大事”的尘埃落定,成都成为“中国科幻之都”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

11月11日,落户成都的“中国科幻城”项目将在开幕式现场签约。该项目初步选址成都市高新区空港新城,拟建设中国科普科幻影视基地、中国科博场馆研究设计中心、中国科普科幻传媒基地等九大区域。该项目建成后,将作为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的永久场馆。

此外,梳理近年中国科幻产业脉络走向的《科幻产业白皮书》,将在开幕式上发布。

四川省科协还将发布《成都科幻宣言》,促进成都成为“中国科幻之都”。

另一重头戏,是银河奖与水滴奖的颁奖。银河奖是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今年为第28届。而成立于2016年的水滴奖由中国科协主办,偏重于科幻的影视化。两个奖项花落谁家?今日将在成都揭晓答案。

据了解,中国科幻大会是我国科幻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会议,2016年首次在北京举办。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则是四川省科协主办的传统盛会,曾于1991、1997、2007年举行三届,极大提升了四川和成都在中国科幻界的影响力。从2017年起,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将升级为两年一度的常设性科幻活动,永久落户成都。

刘慈欣:比起寻找外星人 更难的是你如何判断它是生命

外星人究竟什么样子?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上图)说,对人类来讲,或许更难的不是寻找到外星生命,而是它来了,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认识。这是昨日在成都市东郊记忆举办的国际科幻峰会上,刘慈欣分享的新观点。

2017中国科幻大会、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将于今日在成都正式开幕。除了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之外,知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何夕,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美国科幻作家克里斯托弗·赫夫等大咖都将来到现场和科幻迷们互动。

?外星人可能生活在恒星、脉冲星,可能是核驱动?

刘慈欣很久以前曾说过,如果真有三体星球,也不会有生命,因为环境太恶劣。但昨日,刘慈欣在论坛上谈了自己的新看法。谁说生命一定是碳基生命?谁说生命又一定要依赖于行星环境呢?

在他看来,大胆想象的话,宇宙生命形态更有可能生存在比行星更为普遍的宇宙环境中,比如恒星、真空,甚至脉冲星等。那些对于人类而言难以生存的恶劣宇宙环境,却未必不能形成其他生命体。

“生命可能不是碳基的,不是化学能量驱动的,而是核能或其他能量驱动的”,他说,那些生命的形态一定是让人吃惊的。所以可能真正困难的不是寻找外星生命,而是你是否能够判断它是一个生命体,“我想这些不是不可能的”。

作为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认为自己始终保持着对宇宙的敬畏和神秘感。“星空在我眼中从来没有失去过神奇的色彩,而且随着岁月的流失,它在我眼中变得越来越神秘”,他认为,这也正是他创造科幻小说最本质的动力。

?如果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对自身的改造或需与机器结合

刘慈欣认为,驱动人类改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技术的发展。而未来,技术对人类的改变可能会是生物层面的,例如改变人自身的构造和形态。这种生物层面的改变目前还微乎其微,真正明显的变化甚至会让人类面临道德、观念、伦理、制度等方面的颠覆。“我想,科幻小说的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们在那些变化到来之前,有提前的适应和准备”。

史蒂芬·霍金近日发表观点,称人类必须在600年内离开地球。如若人类真要远征星辰大海,人类能否适应宇宙环境,基因改造是否可以帮助人类进入宇宙环境生存?对此,刘慈欣认为,假设用基因改造的方式帮助人类进入太空,或许可以帮助人们适应极端环境,比如克服失重、真空、各类辐射等。但是生物范畴的改造很有限,毕竟在太空的极端环境面前,血肉之躯是难以应对的。所以大胆设想的话,进入太空,人类的改造可能是与机器结合的方式。

“当然这也意味着人类将面临文化、政治、伦理道德上的种种冲击”,在他看来,人类若想真正在太空中拓展生存空间,“最终要面对这一步”。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未必!

对于人类未来的生存状态,刘慈欣曾在自己不同的小说中“开过脑洞”。但眼下,人们对未来生活更多的设想,聚焦在人工智能。

“许多科幻小说都曾设想过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威胁”,刘慈欣称,那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但当下很多人会担心人工智能“抢走我们的工作,让人丢掉饭碗”。

对此刘慈欣却相对乐观,在他看来,人们的悲观其实建立在我们现有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但是当技术最终改变人类生活的时候,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用比较开放、比较科幻的观点来看未来。”刘慈欣说。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摄影 张士博

新闻推荐

成都将构建“7+N” 产业布局形态

成都为何将新经济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未来将如何构建产业布局形态?昨日,成都市新经济委政策研究处处长周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成都将构建“7+N”的产业布局形态,以电子...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茶香里的武夷山2017-11-10 09:21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科幻宣言》今日发布 成都瞄准“中国科幻之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