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李洋)15日,成都市房管局连续公布《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成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五年规划》《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三大规划。从未来5年内商品住房供给、住房结构调整、租赁市场培育、解决住房困难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房地产发展规划:
新建住房160.6万套
未来五年,成都市房地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增幅与GDP基本同步,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6%之间。同时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居民居住水平持续提升,期末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平方米左右。促进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期间成都新建城市房屋2.7亿平方米,其中住房160.6万套、1.7亿平方米,确保“商品房供应量充足”。
从2017年到2021年,成都市将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节奏与商品住房销售周期挂钩,针对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等区域,实行差异化供地节奏把控。以东进为例,商品住房销售周期连续三个月≥16个月,将暂停供应,中优区域连续三个月≥12个月也将实行暂停供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认为:“在此五年规划中,对成都未来五年的土地供应做了重点说明。这里面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即成都未来五年内的商品房供应量非常充足,目前局部出现的一些楼盘抢购的情况属于暂时性的供需矛盾。”
住房租赁规划:
租赁住房保有量达151万套
《规划》预计,到2021年,全市租赁住房保有量达到151万套、13627万平方米,较2017年增长25%、22%;其中,人才公寓14万套、1019万平方米,产业园区租赁住房6万套、437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11万套、589万平方米。
预计成都租赁住房需求规模达到122万套、10842万平方米,较2017年增长33%、30%。其中,人才公寓7万套,555万平方米,产业园区租赁住房2万套,11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需求18万套、974万平方米,这是成都租房市场的五年目标。
在提高住房资源利用率方面,到2021年,预计成都租赁住房出租率达到81%,较2017年增加5个百分点;全市住房空置率为10.2%,较2017年减少0.9个百分点。
成都万科总经理沙骥表示:“此次规划的出台将有效强化房屋的居住属性,一定程度上破除‘重售轻租\’这一市场难题。此次政策出台后,将有效缓解房屋租赁市场主体分散、质量欠佳、监管不足、租客权益不明等现象,满足不同群体对住房的不同需求,增强其安全感与幸福感,一定程度上缓解供需矛盾。”
住房保障规划:
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成都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棚户区改造规划等,科学测算住房需求总量及结构,合理确定开发建设规模、产品结构。从2017-2021年,成都市商品住房(含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将达到1192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及拆迁安置房将达到5076万平方米。
成都将通过货币化保障与实物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新增解决13.6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到2021年底全市共解决45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完善租售补并举政策体系,采取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确保全市在建保障性住房项目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交付使用,落实公共租赁住房6年居住期满腾退规定。
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程序和退出机制,实现住房保障“进得来、出得去”。建立农村住房保障系统。推进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面退出。
五年内人才安居体系逐步健全,通过人才购房支持、人才公寓租赁和购买、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租赁、自建人才公寓或倒班房租赁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实施人才安居。筹集人才住房2771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人才居住条件。
通过向高端人才和产业人才实施5年租住人才公寓、5年后可按照原市场价格购买、租住产业园区配套住房、人才驿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安居。
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到2021年,成都市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50万件,总面积3800万平方米,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企业达到55家。
新闻推荐
多位专家解读五年规划 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 平抑住房价格的过快上涨
昨日,成都连续发布《成都市房地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及《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中期规划(2017-2021)》,分别对成都市五年内商品房、租赁住房和保障房的规划、供应和布局进...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