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中国日报》旗舰版刊发成都专刊,用3篇文章介绍了成都近期出台的营造新生态发展圈,培育新动能的举措,成都有代表性的新经济企业的突出成果和天府绿道建设的亮点。本报今日摘登以飨读者。
助推新经济腾飞 成都设100亿元发展基金
到2022年,成都将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提出,成都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并细分了各形态的代表性产业。这是全国首创,也是现阶段成都对新经济发展的“成都释义”。
具体来讲,成都的目标是到2022年,新经济总量指数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新经济企业发展到10万家以上,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以上、潜在独角兽企业60家以上。
《意见》还以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提出重点实施“七大示范工程”,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工程、人力资本协同示范工程、消费提档升级工程、绿色低碳建设示范工程、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工程,着力构建与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高度契合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意见》从加大补助力度、扩大金融储量、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对新设立或迁入的境内外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总部给予最高4000万元的补助;通过奖励手段,吸引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落地,扩大金融“蓄水池”储量,增强其在成都生根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新经济项目储备库,创新项目接口机制。
为加强本土资本市场建设,提高政府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意见》提出创新政府基金投入方式,政府分别设立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采取直投、引投和跟投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初创、成长、爆发阶段,提供全过程的融资服务,坚定企业在成都落地生根的信心。
新经济在成都蓬勃而兴
全球最大商用无人机项目——TD无人机在成都启动研制,“这是一款“成都造”产品。”项目承办方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在近期举办的首届THX无人机系统应用开放大会暨开发者大会上表示。
会上,天府智能技术研究院(TIFO)确定落户成都金牛区,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来自全国1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4个部门宣布加入TIFO研究院理事会,并发表了合作宣言。
事实上,自成都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确定“六大新经济形态”以来,智能经济就是被不断看中的“亮点”。“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生物识别、虚拟现实、无人机等产业”更是被提上章程。
12月8日,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国内信息安全代表企业启明星辰集团宣布在当地建立公司首个安全运营中心。集团副总裁张震宇表示将把该中心打造成西南地区的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网络安全基地,深度服务当地“一带一路”建设、智慧城市、云平台、人工智能等相关项目。
对于成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的新经济,张震宇表示,启明星辰所专注的网络安全领域,与成都将要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有密切关系,启明星辰愿与成都倾力合作,助力成都新经济发展。
天府绿道 成都绿色发展新名片
作为成都近年来规划建设的最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工程,天府绿道规划包含“一轴二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全域形成近两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
12月1日,作为成都天府绿道规划中“一轴”的锦江绿道启动建设。总长240公里的锦江绿道沿着贯穿整个成都的锦江而筑,将串起沿线10个县(市、区)。
“每一条绿道都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态价值。”成都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汪小琦认为。天府绿道“三环”之一的锦城绿道,建成后将形成133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20平方公里的生态水系,24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保护35平方公里的基本农田。整个绿道体系将使成都的生态本底更加厚重。
熊猫绿道是天府绿道“三环”中的另一环,也是成都第一条主题绿道,目前已完成了七成工程,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熊猫绿道将打造成为以熊猫文化为特色的5.1平方公里环状“城市公园”和现代化、高品质的102公里市域级绿道,将实现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慢行交通、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六大功能。
本组稿件原载2017年12月29日《中国日报》旗舰版,有删节
新闻推荐
2017年1月1日零点,当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2017年首趟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发车,开启丝路蓉欧新一年的征程市民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青白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