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凝心聚力 共治共享 让蓝天成为在成都诗意栖居的城市注解 2017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回溯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1-02 05:08   https://www.yybnet.net/

在全市各界共同努力下,2017年成都深入开展“治霾十条”、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等务实措施,实现了235个空气质量优良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4%。这不仅完成了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更是自2013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水平,获得了市民的认可和点赞。目前,各项措施还在持续,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多措并举

2017年收获235个优良天

2017年,成都市优良天数增加,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SO2、NO2、PM10和PM2.5年均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21.4%、1.9%、14.3%和11.1%。

这些看得见的实效,是政府、企业与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治霾十条”、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压减燃煤方面,基本实现燃煤锅炉“清零”,已完成878台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改造,减少煤炭消耗约93.26万吨。

治污减排方面,全年完成100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4148家;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77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整治已全面完成。

清洁降尘方面,1457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已全部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

控车减油方面,完成了2.3万余辆黄标车的淘汰任务。

夏季臭氧防控专项行动中,7月14日零时启动特殊管控时期措施,269户排放挥发性有机和氮氧化物重点企业全部减产限排50%。评估结果显示,在气象条件未出现明显有利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明显。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全面启动秸秆禁烧,未发生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地方立法和建章立制方面,2017年出台了《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办法》《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版)》。

科技治霾行动以其高效率、高成效的特点,不断发挥巨大威力。2017年以来,成都先后召开多次科技治霾现场办公会和科技治霾技术与产品应用推广会,组织市气象局、中物院成都科技中心等在人工增雨、逆温层人工影响、雾霾吸除、汽车尾气治理等领域凝练了一批雾霾治理技术项目。

市民声音

“环保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

上月22日晚,在城南一家茶馆里,市长与市民代表们共聚一堂,摆起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龙门阵。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连续两年,通过这种形式,市民对成都一微克一微克抠出蓝天的努力更理解了。

成都新潮传媒集团行政总监赵宏武经常在朋友圈晒蓝天,“2017年成都蓝天很多,特别是临近冬天,很多外地朋友问,‘你是在成都吗?\’我说,‘是在成都啊。\’他们又问,‘成都冬天有那么多阳光吗?\’我说,‘的确是。\’成都环境在发生变化,这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的事。”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王健希望,环保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每个人心里。

事实上,成都有不少市民和企业已经行动起来。自2017年7月23日成都交警“蓉e行”众治联盟平台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达27万余人,私家车停驶申报总天数达35909天,申报车辆6483辆。

数据显示,成都市共享单车累计注册用户总数已超千万人,日活跃用户高达百万量级。

去年11月27日零时,成都拉响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后,国电金堂电厂等8家火电、水泥、玻璃行业企业积极响应,严格执行倡导性措施,对重点污染源进行特殊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主动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开年抢跑 起步冲刺

治理大气要“一年接着一年干”

235个优良天是2017年的成绩,更是对2018年的鼓励。让市民们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成都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更要“一年比一年干得好”。

当务之急是抓好《成都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工作措施的贯彻落实,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战。

其次是科学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按照省三大战役办印发的《四川省蓝天保卫行动方案(2017-2020年)》要求,制定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为保证成都市优良天数稳步提升,制定“AQI100”方案;同时,根据成都市夏季和秋冬季污染形势,分别制定《夏季臭氧防控行动方案》和《秋冬季雾霾防控行动方案》,持续改善成都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

第三是狠抓重点,分布有序推进。继续狠抓扬尘治理、“散乱污”整治和面源污染控制,不歇气、重监督、强执法,确保“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年度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完成有后劲、可持续、能见效。计划在全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达标监测检查;对全市成型生物质锅炉开展达标专项检查;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牵头开展非道路移动源申报。

第四是出台政策,合理引导治气。重点扶持末端治理优势企业,大力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治理技术,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和产业,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对成都市GDP的贡献率。鼓励支持第三方治理,在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下,逐步将企业治理责任转变为企业购买第三方治理服务,实现治理的专业化、有效化、精准化。

第五是依托技术,实现精准管控。协调相关部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紧推动3D气溶胶激光雷达、“呐思系统”、超细清水雾等重点科技治霾项目在成都市实施。组织开展机动车遥感监测布点安装,试点推进加油站在线监测,整合各单位各类环保相关数据信息平台资源,加快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并纳入专业平台监管,对各类大气污染源全面实现精准管控。

同时,抓好目标考核,根据2017年各区(市)县空气质量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严格按照《成都市空气质量考核激励办法》,对不能完成任务的区(市)县严格考核和处理,实行通报、约谈和财政资金扣缴;对完成任务的区(市)县进行财政资金奖励。

此外,还要抓好督察执法。省环保督察办于2017年11月上旬至2018年2月中旬开展成都平原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成都市也将同步开展专项督查和执法工作,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环保督察办,集中组织力量,分片区、分阶段、分行业开展攻坚行动落实情况督查。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排名,按月通报攻坚方案落实情况,对空气质量恶化,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进行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约谈问责;市环保局将统筹环保督察办和公安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作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始终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让督察执法成为常态。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市环保局供图

新闻推荐

元旦小长假 成都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9亿元

本报讯(记者程怡欣)记者昨日从市旅游局获悉,假日期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272.3万人次,同比增长9.71%;实现旅游总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2.70%。元旦期间,成都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火爆。据统计,成都市纳入全省...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2018 更多美好希望2018-01-02 02:13
评论:( 凝心聚力 共治共享 让蓝天成为在成都诗意栖居的城市注解 2017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回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