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是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中的重要一环。什么是“散乱污”工业企业,对此采取了怎样的整治措施呢?
“我们学习借鉴京津冀“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经验并结合实际,确定了成都市“散乱污”工业企业的范围。“散”是指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企业;“乱”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违法建设、违规生产经营以及擅自改变地上附着物性质进行非法生产的企业;“污”是指违法违规或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企业。”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一句话总结就是,所有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等相关审批手续且不能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都是“散乱污”。
对如何整治“散乱污”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防止“一刀切”,结合清理出的14148户“散乱污”工业企业特点,成都市研究提出了“三个一批”分类处置办法,即“依法关闭一批、整改规范一批、调迁入园一批”。
依法关闭类是对不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未通过行业准入审批,违法违规排放且整改无望的工业企业进行依法取缔。整改规范类是对环境污染小,整改可达标的工业企业,按要求上环保设施、完善相关手续后,可恢复正常生产。调迁入园类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对符合入园条件的企业,引导其调迁进入工业园区进行生产经营。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成都市基本完成14148户企业的整治,包括依法关闭11896户,整改规范2188户,调迁入园64户。下一步,还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保持高压态势,压紧压实各区(市)县主体责任,巩固整治成果,防止“死灰复燃”。
本报记者 缪梦羽
新闻推荐
到底报哪个兴趣班才适合娃娃的天赋,不揠苗助长?这个让家长纠结的问题,最近在四川成都等地貌似有了一种“高科技”解决方案——一款号称发现儿童天赋优势的基因检测在家长圈中流行开来。一口唾沫或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