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一夜之间,位于成都北站东二路旁的一条小巷内,十余家餐饮摊位用于收款的微信二维码被悄悄更换了。从1月1日凌晨5点开始,顾客开始频繁往来,扫码付账。大约三个小时后,“换码”一事终于暴露,记者了解到,所有被更换的二维码收款人相同,商家损失不算太大,均在1000元以内。(1月3日《华商报》)
大多数商家设置的微信收款二维码,中间都是当事人自己的微信头像。犯罪嫌疑人就用小刀把假的二维码中间的头像掏空,用其覆盖商家真的收款二维码以后,商贩们的头像就露了出来,但收款方实际上已经被替换成了他人。商家大多把自己的收款二维码贴在自己的摊位上,收摊以后却没有把二维码也一并收起来,犯罪嫌疑人利用深夜时间用虚假的二维码替换了商家的二维码。
预防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要把收款二维码张贴在固定的地方,而是张贴在可以移动的纸板、木板上,这样收摊以后,可以把收款二维码也收起来。如此一来,犯罪嫌疑人也就无计可施了。当然,这里只是以案件中的作案手法举例,在整个移动支付、扫码支付过程中,势必还会有其他形式的犯罪手法,为此,必须多加小心,看好自己的收款二维码,不要轻易泄露给别人,避免遭受损失。
新闻推荐
“萍萍,你有什么新年愿望吗?”1月2日下午,雷锋热线志愿者邓翔走进了锦江区友谊阳光盲人按摩店,在看望完盲人朋友曾小林后,他好奇地问了曾小林8岁的女儿曾桔萍。曾桔萍想了一会儿,小步挪到邓翔的身旁,贴...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