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大侠远去 回忆永存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03 04:01   https://www.yybnet.net/

扫码上封面新闻阅读纪念金庸文章

绘图/李潇雪

做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

□刘玥(广元)

晚饭时间,手机响起,“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的消息弹出,瞬间我竟如鲠在喉。这个给我们送上整个江湖,陪我们度过整个青春的武侠小说泰斗陨落了。

金老是武侠小说泰斗,我更愿意称他为大侠。“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这是不消说的。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初读金老小说,我还不懂什么是“侠之大者”,只知张无忌决战光明顶,郭靖力退蒙古军,快意恩仇的江湖中武功高的就是英雄,让那时年少的我也想鲜衣怒马仗剑天涯。

17年后,我成为一名纪检干部,对“侠之大者”有了更深刻认识,也圆了我的侠者梦。

侠者需有担当。乔峰对丐帮无怨无悔,对大金鞠躬尽瘁,最后为调停辽宋两国纷争,谋取天下太平,雁门关外飞身一跃,舍身成仁。

这种担当是一种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意志和斗志,一种百折不回的决心,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这与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异曲同工。监督执纪问责是党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与责任,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聚焦主业主责,敢于亮剑,敢于碰硬,用实际行动和担当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以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侠者需有情怀。金老说过,武侠的真意在“侠”不在“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笔下的“侠”都有一颗匡扶天下之心。

这种“侠”,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江湖义气,更充满了爱民之心与对天下苍生的侠义情怀。

纪检监察干部也需有情怀,首先是对老百姓的情怀,心里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有了这种情怀,才不会对群众的切身利益等闲视之,不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漠然处之。

纪检人对党员干部同样充满情怀,无论是管住吃穿住行的条条规矩,还是限制手中权力的种种制度,抑或是对八小时外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的密切关注,都是为了及早发现问题苗头、及时遏制、果断阻止,这种看似苛刻的严管,其实是对干部的厚爱。

侠者需有真本事。段誉的六脉神剑无与伦比,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威力极强,阿青的越女剑法击败3000越甲,行走江湖的高手无不是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身怀绝技再去仗剑天涯。

作为纪检干部亦是如此。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的新任务,面对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新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只有自觉锤炼政治能力,不断增强业务能力,切实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才能自豪地称为“打铁之人”。

手执旧书轻弹泪,为国为民真侠者。那个用一支笔写尽人间侠义,家国情怀的老人离开了,留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供所有纪检人品味和学习。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杨文镒(成都)

对不读金庸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读金庸也能成为时尚。

现代武侠小说能读得欲罢不能的,金庸唯其一。离奇曲折,博大精深,刀光剑影,儿女情长,武侠不乏侦探,情网又多侠事,当代武侠到此地步,确实叹为观止。

海外华人说:“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金庸;世界上没有华人的地方,也可能有金庸。”这并非夸大其词。

前两年,北京有著名学者在现代文学大师排座次上,把金庸列为前三名,名噪一时。又传王震将军生前初获金庸小说,披阅入胜爱难释卷,竟以金庸小说礼送高层。

身经百战见惯惊险的老将军尚且如此,一般凡人又岂能避其魔力。洋洋36部的全集,从菜贩小商的士司机、打工仔、学府千金到名儒新锐,都不乏乐购争读的金庸迷,这当然是一 言难蔽的时髦。

“武林盟主”香港查良镛先生,只系一介文弱报人,读书编撰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从早年执笔《大公报》起,耕耘报坛半个多世纪,笔底风云世人景仰,“侠事”却成了意外收获。

严肃有余的报人也可以是受欢迎的“査大侠”,这本身就耐人寻味。

最基本的层次是武侠,然古今中外其他通俗小说乃至通俗艺术的营养,历史、军事、情感、神话乃至宗教,也能多姿多彩地形成一个丰厚的俗文学艺术世界。

“抒写世间悲欢,表达人生感受”,有关历史文化和人性生活的深刻寓言,精英文化对通俗文化的重新改造,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中西雅俗,传统现代,历史现实的种种关系,都恰到妙处。这显然是金庸博得今天时尚领地的原委。

世事有雅俗,往来通古今,俗极而致雅,奇极而致真,这本是极普通的第证之理。但长期以来,通俗的东西往往与庸俗的同义,休闲的东西往往与非正经混滑。而武侠余类,更往往被视之为打家劫舍偷鸡摸狗之术而难于入流。

金庸的意义及其广泛影响,恰恰是对这一历史成见的反证,是以通俗古而达今的正名,构架今日时尚的范例。通俗也可以有“载道”的“教化”,金庸作了无可争议的说明。

通俗可以脱俗,通俗可以易俗。重义气,重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民族精神,传统观念,侠事都可以淋滴尽致地表现。至于武功,“读者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

只不过,借武侠这种中国文化的精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定势所构成的人格化的神的象征,去褒扬保国安民之士,锄强扶弱济困扶危之英。

替天行道,豪气凌云,义薄云天,千金一诺,视死如归,向人间不平及邪恶的斗争,绝望与不平中的希望与幻想,这是应当得到尊重的可爱的民族心理。

很多人不信神。却由不得不信侠。金庸小说正是以巨大的平民性和娱乐性,去荒存菁,满足读者对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军事的社会知识、道义和审美方式的渴求。“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鲁迅)以此为尚,自不为过。

“金庸热”这样给人以启示,消遣状态下阅读常常成为时尚,其广泛的社会性,足以起到移风易俗的功效。你可以对武侠类的故事嗤之以鼻,但你无法割裂武侠与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血脉联系。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理想不是以“辅导学习”“报告说教”的形式,而是以古老的通俗故事在茶余饭后得到感染默化,获得感召振奋的积极价值。

“我们不希望紫罗兰和玫瑰发出同样的芳香,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求本身就丰富多样的精神产品只有一种呢?”金庸小说热,无疑为此做出了最有力的诘问。

社会精神文明和精神修养,也可以是广阔无比无处不在的通俗工程,关注消遣的阅读和阅读的消遺,将越来越成为更普遍的社会精神启迪的形式。

宽容金庸热,并非武侠重提,而是对精神文明修养形式多样性的会心认同,是对社会文化题材形式单一性的深刻反证。许多严肃的社会大众课题,是否也可以采用更通俗、更广泛的形式向全社会普及呢?更高深、更高雅的道义,是否可以采用更喜闻乐见的通俗的形式去阐释呢?

思维方式历史成见,容易锁定好些本该活跃的创造。开放的年代本可借发散思维创造发挥,体现辉煌。可惜习惯的思维模式,对我们方方面面的束缚还太深太深,从而拒绝了好多人类文明包括西方文明所创造的文化成果。

读金庸,是否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更深的现代哲学精神的宝贵启示?

当然,侠事只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一种形式,弘扬正义才是其精义,读金庸也莫能外。如果去其里而取其表,风风火火,挙脚身手以出入江湖,那就大大地坏了。这也是读金庸值得留心的题外旁白。

大侠谢幕,江湖犹在□黎阳(德阳)

10月30日晚,手机上的微信震动不停,朋友们发来的都是“世间再无金大侠”的消息。因为他们知道,我特别喜欢金庸。

震惊之余,我的心中一片悲凉,脑子里只有:生亦何欢,死亦何叹?怜我世人,几多忧患。大师已逝,但文字长存,侠义永在。

少女时代,闲暇之余,我读得最多的书籍,不是琼瑶、岑凯伦等的言情小说,而是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的武侠小说。

在这几位武侠大师中,最喜欢的又是金庸,神一样在我的心中存在,偶像又偶像。

记得年少时,我看《红楼梦》,林妹妹香消玉殒时没有哭,但看《天龙八部》,青石桥畔,雷雨交加,乔峰一掌打死心爱的阿朱痛不欲生时,我却大哭不已,悲恸万分。

那一句“萧某得有今日,别说要我重当丐帮帮主,就是叫我做大宋皇帝,我也不干”,让我如获至宝,感念不已。

大学时,我甚至曾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像乔峰一样的人,我就算被他一掌打死,也心甘情愿。寝室的女同学对我笑话不已,说都是被金大侠害的。

更没想到,自己还可以见到他。2004年,金庸入川,参加系列文化活动,重中之重就是在成都举行的“人文四川·名家论坛”。

14年前,由于刚出版了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我结识了时任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的殷世江(已故),并与他成为忘年交。

他知道我多年来钦慕金大侠,所以金庸来川时,他特意安排我参加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言,与偶像近距离“亲密”接触。

直到见了金大侠,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名人,这是今天的娱乐明星、流量明星、小花都无法比拟的。

从他踏入会场的那一刻开始,闪光灯就一直对准他未曾停过。金大侠一直保持着微笑,谈笑自如。

好不容易等到金大侠与四川作家的交流环节,我的心非常激动,怦怦直跳。

庆幸的是,金大侠似乎早早发现了我,对众人说:“让这位美丽的小姑娘说几句吧,她好像等了好久。”

我还记得,当时我很激动,对金大侠说:“您说您最喜爱的人物是郭襄,您塑造得最成功的女子是黄蓉,您说‘蓉’就是成都。那么,作为四川的一个小女子,我想同您说几句。”

然后我告诉他,多年来痴情于他的武侠小说。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馨香的金庸小说,伴随着我的成长。正如当年“有井水处皆有柳词”一样,如今“有华人处皆有金庸之小说”。金庸小说给作家最大的启示就是:“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接近民众,雅俗共赏。”“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个《越女剑》,这15部书我是全部看完了的。

读金大侠的书,使我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馨香,带我走进一个瑰丽的世界。

比如说,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是随着《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走向大江南北的。我是在读了书后,才去看元好问的这首词的。还有,《神雕侠侣》结尾,郭襄情难自已,一首“秋风清,秋月明……”让我知道了李白的《秋风词》。……那天,我抑制不住兴奋,谈了很多,金大侠一直仔细聆听,时不时给我回应。

印象最深的是,我同他谈到如何喜欢乔峰,“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痴情若此,夫复何言!金大侠笑眯眯地回答我:“你也进行文学创作,应当深知其理。正因为世间得不到这种纯情、挚情,才在作品中不断地讴歌。要是能得到,也就不用浓墨重彩地去讴歌了。男人嘛,都是喜欢漂亮女人的,我也不例外。纯粹的专一,是不太可能也不现实的。我道德不好,我做不到。”

瞬间,我觉得心目中多年的乔峰神像也坍塌了。这是题外话。后来,我在许多高校给学生们演讲时都讲到这一情节。

和蔼的金大侠平易近人,与他谈话,如沐春风。那时的我,想来非常好笑,比迷妹还迷妹。

能见到金大侠,此生何其有幸。能与金大侠面对面交流,更是人生一大乐事,此生弥足珍贵。

许多朋友都说,我无论为人、行文都有一种侠气,我想这就是金大侠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闻推荐

我与人民南路的不解之缘

成都的所有街道中,人民南路的历史最厚重、内涵最丰富。如果要我选一条代表成都的街巷,唯有人民南路最有资格。旧时人民南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四圣祠北街杂忆2018-11-03 02:12
评论:(大侠远去 回忆永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