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 子
我一直吃喜欢云南过桥米线,大概1980年代中期,江汉路有了成都第一家店,如果我没记错当年是3元一份。第一次尝到这种食品觉得有点新奇,米线跟一大碗滚烫的鸡汤同时端上来,另有一盘配菜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十分勾人食欲,在此我们且不论这种美食的来由还有那么温馨美好的传说,只说香浓味道与丰富口感,从此后我爱上了它。到1990年代初市中心的顺城街也有了家米线店,价钱涨到每份5元,我更成了这家店的常客,觉得怎么也吃不腻。后来米线店四处开花,有叫滇味的,有叫蒙自的,还有叫蜀桥缘的,可以说市区内主要的过桥米线店我都去吃过,虽然说味道大同小异,搭配却是各有特色,有的店还顺便卖云南汽锅鸡。
吃了三十多年的过桥米线,我一直感慨它恰到好处的符合营养的组合。近些年发现川大南门郭家桥有家米线店特别的优秀。首先,一只漂亮的砂锅装着鲜美的鸡汤热气腾腾端上来,两个白色的大盘放上小盘小碟五颜六色的配菜,我留心数了下,品种竟有19样:生鱼片、生鸡片、熟肉片、鸡块、酥肉、鹌鹑蛋、火腿丝、豆腐皮、玉兰片、虫草花、酸菜丝、绿豆芽、韭菜、生菜、西红柿……趁着滚烫的鸡汤还在咕嘟嘟地翻滚,按顺序把配菜放进汤里:鹌鹑蛋、生鱼片、肉片、酸菜、韭菜……酥肉等,最后才是主角的出场:一碗已经预热的雪白米线倒在这些丰富的菜肉上面,过几分钟就可大快朵颐。我吃过桥米线喜欢这样:先喝两口汤,然后把烫热的米线捞几筷子在旁边的空碗里,加点盐和味精,还一定要加点辣椒油,再舀少许鸡汤拌匀。这味道真香,吃一口米线又夹点汤里的菜一起吃,酸菜这时已经在鸡汤里泡出了味,不时又喝点汤很是过瘾;汤里的豆芽脆脆嫩嫩,和着韭菜嚼特别提味,不多的几丝云南火腿犹如画龙点睛;鱼片熟得快,熟了就快吃;酥肉那略带脆意的丰腴让味蕾十分满足,而鹌鹑蛋则要烫到最后吃……吃过桥米线是味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它内涵丰富味道鲜美,这种荤素搭配完全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更何况,过桥米线本身的传说故事是那样的美好,有一种浓浓的情意蕴含在美味的食物中。过桥米线从云南落户成都,几十年来,已经成为成都小吃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我喜欢吃过桥米线,有时还把它当成给自己的一种奖励:或干完一件繁琐的不易干的事情,或终于写完一篇费脑子的文章……再或者解决了一桩家庭中棘手的难题,当这些事情进行到一半或尾声,身心已经精疲力尽时,我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事情结束我就去吃过桥米线!”这时身体里好像就有一股能量升起,让自己坚持下去。完成的事情越是艰难,我对自己的奖励就越大,有时我会要一份店里最贵的米线。云南过桥米线的诞生包含了一种美好的寓意,在我,它则是伴随我这些年成长的伙伴和见证。
上周我们云南自驾游第一站到了昆明,当然要去尝尝正宗的过桥米线。然而,尽管先在网上看到一家昆明最红最热闹的店找了去,吃后的感觉却小有失落。不是不好,人家也在店里挂着“百年老店”的招牌,但是真没有成都的好,缺乏那种丰富和精致,同样的价钱,这正宗的店里配菜不上十种;随便摆放的桌子、油腻的地面、装鸡汤的大碗磕了边……味道也是相当一般。这天晚上我怀念咱们成都的过桥米线。成都真是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城市,拿来主义行得好,不止是过桥米线到成都后被改良被丰富被提升,还有许多美食进入成都后比原来做得更好更细腻,比如:重庆火锅、乐山甜皮鸭、李庄白肉……等等,成都才是一个汇聚接纳八方美食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大胸怀的头名新一线城市。一碗米线竟触动我这成都人的许多感慨,哈哈。
新闻推荐
这些天,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李耀特别忙碌。“我们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动物试验,实现1亿元A轮融资,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