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然一新的外墙砖,阳光下的蔷薇、三角梅鲜艳夺目,统一规划的雨棚整整齐齐,规范有序的水、电、气管网,干净整洁的楼道与街道……走进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双源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幸福社区的生动画面。
“简直大变样了”“以前小区好老好旧哟,哪有现在这么好看”“感觉现在生活比以前幸福多了”……走在社区里,随处可以听到居民发出的由衷感叹。
成都市明确提出,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重在以人为本,要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目标,推进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老旧城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面貌更新、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被纳入“五大行动”。近年来,按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要求,高新区持续推进老旧城区改造行动。桂溪街道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创新思路打造美好人居环境,持续推进辖区内的老旧院落改造工作。
回应民意 启动老旧院落改造
桂溪街道地处成都市南大门,位于成都高新区东南部,北起火车南站,东依府河,西邻石羊街道,南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接壤,历经多年沉淀,目前已形成经济密度高、产业层次高的发展格局。然而,一方面是城市快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另一方面,辖区内的老旧院落却因年代久远、外表斑驳,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加快老旧院落改造,既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需求,也是辖区居民共同的呼声。其中,双源、双和社区农迁房位于桂溪街道南华路与昆华路之间,于2006年完工,共7个院落、97幢楼,是桂溪街道大型农迁社区之一。
2016年,社区居民提出“希望能改善居住环境”。根据居民的建议,桂溪街道相关人员在深入走访、充分听取居民诉求后,当年就制定了大源片区的农迁社区老旧院落改造计划。改造范围包括双源社区178、145、152、120号院及双和社区5、48、44号院,共计7个院落。
2017年8月,首批改造院落中的双源社区178号院完成了21幢外墙改造,1044户居民体验到了全新的居住环境。
2018年9月底开始,桂溪街道对双源社区、双和社区两个低层居民楼院落配套车棚进行改造。当年12月初,10个车棚完工投入使用。
2018年11月,桂溪街道正式启动实施双和社区5号院居民楼外墙改造工程项目。
…………
“开展主题教育,要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在剖析检视、整改落实的同时,更要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开展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在桂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巫全根看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进辖区内的老旧院落改造,正是回应民意、顺应民心的民生工程。
全民动员
老旧院落焕然一新
推进双和社区5号院居民楼外立面改造工程,对桂溪街道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因为在一系列改造计划中,双和社区5号院居民楼的改造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有22幢、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居民楼需要进行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包括外立面改造、临街各商铺店招整治、住户雨棚及空调百叶改造、落水管改造、楼栋女儿墙修复性改造、院落弱电管线改造、院落大门改造等。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目标。为切实满足民生需求,做到让群众满意,自院落改造工作启动后,桂溪街道、双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涉及改造的院落进行了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多次现场勘查,邀请居民代表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广泛听证,确保相关工作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在改造过程中,街道与施工方反复研究如何防尘降噪,最大化地降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同时严抓安全、质量、进度等居民关心的风险控制,确保项目平稳完成。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街道积极组织社区代表、楼长与居民参与自治和监督,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社区居民人人加入,为改造项目出智出力;项目推进情况实行全方位实时公示,让每位居民都成为项目的监督者。
哪里有意见,街道就去听取;哪里有矛盾,街道就去解决……在10个月的改造历程中,桂溪街道人来回奔走,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将群众心声与智慧,化作项目实施的动力。2019年10月,项目圆满竣工,为1071户居民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安居环境。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对各楼外立面统一铺装外墙砖,按照美观、实用、耐用的原则,制作安装有晾衣杆的雨棚,给各户配置空调架,使用轻质耐用的材料修复有安全隐患的女儿墙,把外置式防护栏统一改成内置式,还序化了网络管线。”桂溪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林继锋介绍,此次改造除从里到外对老旧院落翻新外,还从绿化、安全等多方面进行了改善。同时,为严格保障项目施工质量与进度,桂溪街道在工程管理方面进行创新,要求项目管理单位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让参建项目的设计、项管、监理、施工、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民服务,风雨无悔。看到如今的居住环境大改观,说起桂溪街道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社区居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同时,街道在推进老旧院落改造过程中走在了成都市的前列,在赢得媒体广泛赞誉的同时,也为其他辖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样本。
“在民生工程的推进中,桂溪街道从上到下费了很多努力和心血,充分听取了老百姓的建议和需求。通过调查,居民的满意度达到98%,大家觉得之前的辛苦也值了。”巫全根感慨地说。
据悉,目前桂溪街道已完成双源社区178号院及双和社区5号院居民楼外立面改造工作。此外,双源社区145号院外立面改造工程也已于10月23日正式进场施工。下一步,桂溪街道将稳步推进剩余4个院落的改造工作,预计2022年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多元共治
打造幸福生活样板
居民不仅住上“新居”,社区环境由此也有了改观。在桂溪街道的带领推动下,各社区利用零星闲置地,结合社区文化主题打造多个社区微景观,着力为居民建设幸福院落。
随处可见的绿意点缀着城市风景,方便的健身娱乐设施让居民有了休闲放松之地。生活在公园,处处是景观。随着天华社区的廉洁小游园、临江社区的和乐种植园建成亮相,桂溪街道的一系列社区治理动作,让居民赞不绝口。
居民齐心为“家”作贡献,实现院落多元共治,这是老旧院落改造的初衷之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桂溪街道通过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精准治理,构建起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院落治理体系,实现居民当家作主。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回应民生关切,为群众办好实事,真正沉下去,不做表面文章。”巫全根说。一年来,桂溪街道聚焦痛点、难点,深入分管科室、联系社区和企业进行蹲点调研,提出了9个调研课题,梳理出14个方面共52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107条,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改革创新。
为突出主题教育工作特色,桂溪街道还结合实际,沿天府大道倾力打造“红色天际线”党建示范带,相继在16个板块成立27个综合党委,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新经济中央活力区高质量发展。此外,为促进辖区共建共享,街道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团结凝聚各方力量,目前已集结13家驻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创新成立桂溪辖区党建联盟,搭建组织共建、工作共推、资源共享、治理共抓、发展共促、成果共用平台,以聚合态势实现区域互联互动、共治共享,用心服务辖区居民群众,探索构建桂溪辖区“全域大党建”格局。
提升城乡社区品质,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按照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要求,桂溪街道正着力推动老旧城区焕发新的蓬勃生机。□曾婷婷 张晓霞
新闻推荐
文化学者和媒体代表建言中日韩文化合作互学互鉴为世界文明贡献亚洲智慧12月15日上午,2019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在成都举...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