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总经理陈思劼从数据视角进行分析 陈思劼
近几年数据显示,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消费对经济平稳健康增长起到“压舱石”的作用。“成都召开此次大会,恰逢其时。”12月16日,在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上,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劼如是说。
2013年,第一财经提出了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在其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成都连续多年位居“新一线城市”的榜首。“在新一线城市中,成都的商业魅力综合得分比第二名杭州高出将近10分,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陈思劼透露。
至于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的信心又从哪里来?
底气足
商圈格局走向多中心
夜经济持续释放魅力
“在我们持续监测的消费品牌全国性资源布局中,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首位城市,已经构筑了绝对的品牌吸引力,事实上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消费中心城市。”第一财经的数据和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绝大部分品牌的西南地区首店都设立在成都,一些品牌越来越愿意将全国旗舰店或实验性门店开设在成都,“这些都进一步巩固了成都的消费中心城市地位。”
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财经动态监测的155个主流消费品牌在成都的新店数量达到了216家,增量排名全国第9。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成都城市商业空间的快速变化。
“很多品牌也会选择在天府新区开新店,成都南部的新商圈正在崛起,正在形成一个可以与春熙路相抗衡的第二商业中心。”此外,在成都中轴线之外,几处新发展点状商圈也正在崛起,陈思劼表示,城市的商圈格局开始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容量就会快速提升,产生更多的潜力商业空间,“可以预见,成都未来的商业容量还将进一步爆发。”
在陈思劼看来,成都还有着鲜明的城市特色:成都夜间经济的活力,在新一线城市中遥遥领先。在成都,每个晚上有2294家酒吧营业,有474个景点仍在接待游客,有535场夜间演出,21点之后还有761场深夜电影等待放映,“夜间经济延长了城市活跃的时间,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基数。”陈思劼提到,这些都是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未来可期。
发力点
城市辐射能力要走出国门
与国际直接连接
未来成都商业如何发力?陈思劼建议应当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资源的配置,与此同时,商业服务品质应同步提高。
他提到,从城市发展大趋势来讲,争夺首店目前仍然是零售商业有效制高点打法,成都的商圈仍在扩容,首店经济的空间仍有很大纵深。同时,针对下一步模式升级,“可以开始研究针对不同商圈的商铺密集程度、地区消费特点,参考一线城市的做法,制定更加精确细致的首店发展目标。”
城市发展过程中,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也应同步提升,使得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得到改善,譬如增设某些城区夜间公交线路等,“城市的消费环境,乃至整体的营商环境建设,需要各个公共服务领域和相关部门合力共建,才能系统地提升。”
在成都不断巩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周边城市消费能级也在提升。在这样的竞争下,成都要真正成为具备“国际范儿”的消费中心城市,陈思劼认为其消费辐射力一定是要走出成都、走出四川,甚至走出西南,一方面直接与上海、广州乃至直接与更多国际城市形成直接的商业连接,引领消费风潮,另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腹地城市的真实消费需求。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句城市宣传语人们耳熟能详,在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陈思劼建议城市品牌也应当再策划、再建设、再推广。他提到,故宫文创激发出来巨大的品牌连带效应,而城市品牌也可以借鉴这类模式,“形成IP体系,让更多人以不同理由来成都,反复不断来成都,离开成都想着成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新闻推荐
新桥社区作为社区邻里生活场景的一个缩影,已经成为居民交流学习的一个场所江家艺苑是公园生态游憩场景的一种全新表达,让市...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