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召怡
有人说,一拿起大提琴,“腔调”就有了。大提琴音乐浑厚丰满,有“音乐贵妇”之称,尤擅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的确,它有腔有调,具有其他乐器取代不了的艺术魅力。
当你停下匆忙的脚步,安静地坐下来欣赏一段大提琴演奏,你才能知道它有多美。上周,作为2019年“走近艺术”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成都市文化馆举办了一场《冬日奏鸣——大提琴初探与鉴赏》交流会。舒曼的《梦幻曲》、维瓦尔第的《e小调奏鸣曲》……或温暖典雅、或沉郁神秘的乐声在大厅里回荡,现场听众无不为之心醉神迷。
除了聆听优美的大提琴演奏,交流会还安排了大提琴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讲座,让听众对这种乐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多一分了解,更多了一分热爱。”一位听众兴致勃勃地说。
冬日的成都,一场接一场的演出和展览,把这座文艺之都的炉火燃得旺旺的。12月13日至15日,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四川大剧院连演5场,场场爆满。
被誉为“法语第一音乐剧”的《巴黎圣母院》,是法语音乐剧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杰作,首次来到成都公演,引发的震撼与轰动超乎想象。
50余首金曲一唱到底,令观众一饱耳福,大呼过瘾。高墙、怪兽、街头暗巷、钢铁樊笼、绞刑架……这些原著场景中的标志性物件,营造出整个戏剧的大背景,还原中世纪巴黎风貌。妆容夸张的歌者与舞者穿梭其中,法国香颂音乐、吉普赛音乐、教堂音乐等不同风格的旋律轮番切换,各种高难度舞蹈惊心动魄,挑战视听极限。
《你将我毁灭》唱出副主教弗罗洛复杂纠结的内心世界;《波西米亚少女》令爱斯美拉达的风情万种跃然眼前;气势恢弘的《大教堂时代》,述尽人类命运的沧海桑田,“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镂刻下自己的事迹,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
离开热闹的剧场,到清静的美术馆走走,又是另一种享受。12月14日,第三届四川版画提名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展,现场展出的近60件作品,是四川当代版画家们的精品力作,浓缩了四川当代版画发展的风貌。而同期开幕的“成都画院馆藏作品修复成果展”,是该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的藏品修复成果展,将一批极具历史人文艺术与学术研究价值的作品向公众进行展示。展览包括修复前后对比、陈列设计及修复过程文献资料,再现了整个修复过程。
新闻推荐
“亚太中小企业数字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计划”在川发布促进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本报讯(徐蕾记者朱雪黎)12月16日,在成都...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