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超美(省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优秀人才,应重视加强中药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可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模式”,培养川药科研、生产、销售、策划、市场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形成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寓教于用”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资格认证为核心,大力开展教育拓展服务,为基层医院、药房、企业培训执业中药师,为基层培养熟悉当地中药资源情况、掌握动植物中药材鉴定方法的技术人员,为企业培养掌握中药制剂基本技术的技术人员。
科研创新是川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擦亮川药招牌是系统工程,产学研结合应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以川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构建“学科链——产业链”产研结合模式,系统集成川药产业链各环节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提升川药的科技附加值,带动中药产业增效。成都中医药大学一直以来注重人才培养,在6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优秀的行业管理者、企业家、学术大师,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学校以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支撑,不仅有完整的学科链还有完整的产业链,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提升四川省中药产业科技含量。
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在人力资源、经费投入上的支持力度,吸纳境内外中药高端人才,加大力度培养后备人才,重点培养技术人才,全力培养中药种质资源、种养殖、炮制加工、鉴定、制剂、研发、生产、流通以及智能化等全产业链多类型人才。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及平台建设投入,打造川产道地药材一流科研创新平台。
新闻推荐
成都永陵博物馆永陵建于公元918年,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所以也被本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王建墓。王建墓在1940年修防...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