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安挥锤击鼓,朗诵《八阵图》,致敬诗圣杜甫。
成都天寒,来自省内外的获奖者和众多“温迷”却暖洋洋的。12月25日下午,超新派武侠小说创始人温瑞安亮相成都经典汇艺术剧场,为“温瑞安武侠文学奖”获奖者当场颁奖。
温瑞安在接下来的“封面开讲了”讲坛上表示,因优秀作品太多,评委会一时难以取舍。他希望通过此次颁奖,扶持新一代对武和侠有真正看法、愿意为之发扬光大的写作人才。
现场,温瑞安还欣然接受了封面新闻的“专家智库证书”。
温瑞安相信侠义就在民间
25日下午,温瑞安在颁奖典礼一出场就让人眼睛一亮:黑衣,黄裤,白鞋,精悍干练,一点看不出68岁的样子,依旧是一副俊朗之貌:长着四方阔脸,皮肤红润,两道剑眉斜插入鬓。尤其是,他在挥锤击鼓、朗声咏唱杜甫的《八阵图》时,更是激情高迈,声若洪钟,手势刚健,侠气十足,全身的肌肉似乎都在抖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照例要说到侠义或侠客,温瑞安这样强调他心中的侠义:“义,就是公义、礼义、情义、侠义、道义五大义。而为什么要强调‘义所当为’呢?因为杀人放火、率性而为谁都做得到,那不是侠。只有在大义当前,明知做了会出事,做了会丢命,但还是要做,这才是侠。”
温瑞安说,他写侠,不是写武侠童话,而是写侠的市井通俗,因为他相信侠义就在民间。温瑞安以前认识很多市井豪杰,那些人肯帮人,肯做事,就是他心中的侠士。他认为,武侠小说如果不能薪传和与时代同步更新,那么就是中国文学的百年孤寂。年轻人,敢于动手开笔写武侠,要敢于创新,走金庸古龙没有走过的路。
“武侠是否已至穷途”一类的追问,已成为温瑞安常要面对的问题,他的回答永远直截了当:“神州在,侠不灭!”
网络为武侠带来新的机遇
温瑞安指出,网络为武侠带来新的机遇,“过去武侠小说多在报纸上连载,现在这一方式几乎绝迹,这或许是不少老读者认为武侠小说已成明日黄花的原因。实际上,网络空间里武侠小说的创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一些不满足于阅读的武侠迷,已经开始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身份转变。武侠小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新生。
温瑞安衷心祝福所有的获奖者。他希望所有参赛者能站在更高的位置把别人打倒,希望下一届参赛者能够再换一批年轻人,“我现在的粉丝,百分之七八十都是95后00后,你们要敢与天公试比高!”他不无自豪地说。
谈到此次的获奖作品,温瑞安说:“有的作品许多章节都可以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的文风。我知道你们喜欢我的小说,就像我也喜欢金庸;但我建议你们写武侠的时候把金庸踢走,把我踢走,把古龙踢走;你们要把武侠的豪气写出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写出壮志豪情。当然,写作的时候也不要贪多求全,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写武侠小说照样需要积累。”他希望下一届参赛者,能够再换一批年轻人。
这年头的很多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都喜欢搞穿越,对此温瑞安说:“我不提倡武侠小说写穿越,在逻辑上、事理上说不过去了,就呼地穿越过去了。还有,穿越让人懒惰,遇到问题就穿越,太简单化了。”他说。
获奖者欣喜分享创作心得
“金古梁温”,是武侠迷们心目中的武侠“四大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金庸封笔,古龙、梁羽生去世,温瑞安成了独挑大梁的重量级人物,其著作《四大名捕》系列、《布衣神相》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等风行全国各地,至今仍频频再版、翻拍。
这次参加“温瑞安武侠文学奖”的都是温迷,对获奖者而言,更是一次圆梦的机会。他们从温大侠手中接过奖牌时,表达了发自内心对温瑞安先生的致敬。
温派神略营负责人王国华、大马温派联络主任温瑞安的胞姐温秀芳、温文行政主任焦无虑、温文游戏部顾问罗青争、温文版权部部长梁应钟、温文人事部总监何包旦、温文编辑部主任徐道明等也作为评审会代表集体亮相并表达了对成都的喜爱。
欢声笑语中,封面新闻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惊喜环节:2020年1月1日是温瑞安先生的生日,封面新闻特别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祝温大侠生日快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贵平 摄影 陈羽啸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凘源)昨日,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办的“城市规划大家谈”活动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龙安社区举行。活动现场,城市规划大...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