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日食”在成都,仅能看到日偏食 12月26日午后,成都天空上演日偏食。杨涛摄
拍摄于关岛的“金环日食”。受访者供图
过去,天狗食日,大家奔走相告,敲击着锅碗瓢盆,要赶走天狗;而如今,大家不怕天狗了,锅碗瓢盆换成了手机、相机。
12 月 26 日,2019年天象压轴大戏“金环日食”上演,中国虽不在环食带上,但全境可观测到日偏食,也就是传说中的“天狗食日”。天公作美,四川人亲眼目睹了这场奇观。朋友圈里,一场摄影大赛、脑洞比拼大赛就此上演。
/预报明年6月我国可观测日环食
错过了这次日偏食?遗憾于这次没能好好创作?没关系,明年还有好戏呢。我国将在2020年6月21日发生一次日环食,届时,太阳会变成了一枚“金戒指”。
四川网友告诉你:日偏食还能这样玩
相比于江南一带的小伙伴来说,四川人是幸运的。26日上午,多日沉浸在阴云里的成都出太阳了。
在一层薄云的遮挡下,太阳收起刺眼的光芒,肉眼也可观。26日午后,红星路街边上,不少市民举着手机对着天空。没错,大家都发现,成都好不容易出的太阳,竟然是个“残缺品”,缺了一个角——日偏食来了。
“跟风拍一个。”“快抬头!”朋友圈里,日偏食摄影大赛就这么拉开帷幕了。大的、小的、清晰的、模糊的……缺了一角的太阳刷屏朋友圈。
一开始,大家还在比哪个牌子的手机拍得更好,可幽默的四川人,很快就把话题带偏了。
学霸们“炫耀”如何用小孔成像看日食,有人“就地取材”拿出了X光片来代替专门的日食眼镜,有人分享可以通过墨汁里的倒影来观看,还有人直接上手,徒手画了一个缺了角的太阳……
“胃有多大,脑洞就有多大。”自诩“吃货”的四川人,自然也不会放过“创作”的机会。捧在手心上的仙丹、蛋卷冰淇淋……手机、P图软件,在加上吃货的脑洞,在四川,连太阳都逃不过被“吃”的命运。
摄影爱好者告诉你:拍下完美日食有多难
此次日偏食,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阳直径的比例)越大。北京的一群天文摄影爱好者便开启了一场南下的“追日”之旅。
25日晚,天文摄影爱好者“肉堆”一行三人抵达了海南海口市。海南是这次日偏食全国效果最佳的地方之一。
26日一早,海口上空,云层朵朵,这让三人有些担心。为此,他们决定开车一路往南。最终,他们在距离海口两小时车程的文昌市海边村进行了拍摄。就在日偏食结束几分钟后,云层又开始聚集,满载而归的他们大呼运气太好。
中国的日偏食出现时,距离北京4000多公里的关岛已是下午时分。孙思架好机器,把巴德膜加在了镜头前,等待着拍摄。
早在半年前,孙思就定下了这趟关岛之行。12月23日,他背着20多公斤的摄影器材前往关岛,除了想要拍摄日环食,还希望拍下带食日落。这也是他会选择关岛拍摄的原因。“这里更靠南,处于环食带上,可以看到太阳变成一个美丽的光环,而日落的时候,日偏食也还没结束。”孙思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另一位天文摄影爱好者王乐天,也于25日晚抵达了关岛。“其实,新加坡、印尼等地都是不错的观测点,但相比而言,关岛晴天的概率更高。”
26日一早,关岛阳光就有些晒人了,天上小簇小簇的云朵让王乐天的倦意全消,“天气太给力了。”
当地时间15时33分,太阳开始缺了一个角,这个角越缺越大,大约一个小时20分钟后,太阳被“掏空”,只剩下一个光环,犹如一枚金戒指。这正是日环食。
在日环食的3分钟里,王乐天争分夺秒。一个相机拍广角、一个拍特写、一个拍延时……当缺了一个角的太阳落下海平面的一刻,这次拍摄也完美结束。“天文摄影22年,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王乐天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
新闻推荐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未来将这样建设重点打造四大功能区 全面拓展业务范围
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建设口岸枢纽型的综合保税区图片由成都国际铁路港提供为全面发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节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