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参与答题
还记得去年那个夏季吗?由本报联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重磅推出的《小锦问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有奖竞猜》在线答题游戏以创新科普方式、丰富的科普内容,掀起蓉城“指尖科普”热潮,吸引超120万人次参与。
今日,再掀“指尖科普”热,由本报联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启动的小锦问答——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全新上线!活动将通过新颖的话题设计,活泼的产品调性,持续升级产品互动与呈现内容,充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比赛期间,大家可通过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小程序进行线上答题,学习科普知识,成为身边人中的“智多星”。参与科普知识竞答,既能长知识,又能拿红包,你还不心动吗?快来当一盘“科普达人”!
为何启动“指尖科普”?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如果人类不曾抵达过外太空,或许永远无法窥见“蓝色星球”的弧线是何其壮美。正是科学精神,一次次迭代着人类认知的边界,让生活所栖之地,变得更加美好。
弘扬科学精神,成都一直是一座富有创新创造基因的城市。市科协发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主力军”作用,推进科学素质提升向四大人群延伸。2018年,成都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1.7%,较2012年的6.2%提高了88.7%,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条“战线”上,在实验室、医院、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等多种应用场景下,成都科技防疫新技术新产品的科技“硬核”力量,为战“疫”最终取得阶段性成果提供了科技支撑,也全面展示了成都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战“疫”成效,展示科学技术普及在引导市民科学识疫、科学防疫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导市民坚持科学思维、发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理性。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之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以‘科创成都’行动为统揽,大力实施政治引领、科创聚星、科创赋能、科普场景、能力提升五大工程。”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科技服务助力现代城市治理、以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科技经济融合、以深化对接合作汇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力量,持续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赋能。
为此,本报联合市科协推出——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活动。“这是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通过在线答题的方式推进全民科普的再次创新。”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线上答题活动,植入丰富的科普知识,通过微信小程序答题的科普方式,能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形成人人懂科学、人人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题目内容有哪些? 400道科学之问等你来解密
本次全民科普知识挑战赛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提供的400道题目,涵盖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生态环保、天文地理等领域的科学常识,以选择题的形式展现,内容丰富又贴近市民生活,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科学精神,积极参与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
如何参与答题?活动启动后,网友和市民可通过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或扫描二维码登录小程序进行答题,在答题的过程中还有随机红包每天领,分享好友答题还可获得额外答题次数,双方均可得随机现金红包。
此次比赛设置有四个奖项:一等奖:1000元(第1名);二等奖:600元(第2-5名);三等奖:400元(第6-10名);优秀奖:50元(11-20名)。比赛时间为2020年12月4日上午10点到2020年12月8日上午10点,获奖名单公布时间为12月10日。此外,比赛期间每人有3次基础答题次数,可通过完成“有奖任务”中“关注公众号”“邀请好友关注公众号”“看新闻”“邀请新用户”的任务获得次数奖励。其中,首次关注“成都日报微信服务公众号”还可获得2次额外答题次数,看“成都日报锦观”微信公众号最新新闻,从文章底部进入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有奖答题比赛,每天可获得1次额外答题次数。
比赛结束前,参与答题的网友和市民还需在小程序首页的“个人中心”完善个人信息,否则奖品无法兑付,将会顺位给下一名。比赛结束后将根据积分排行榜对前20名最终胜者发放奖励,参赛读者可在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查看获奖信息。本报记者 吴怡霏 宋妍妍
新闻推荐
“2020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大会”系列活动11日将在蓉举办
在刚刚过去的“双11”,想必很多人的购物车里装满了商品。对“剁手族”而言,跨境电商早就是“老朋友”了。可以看得到,从群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