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村道两侧是高大绿树掩映,一条小径延向数栋川西民居小楼,路旁是用小石板划分的菜地,这几天栽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田间一块牌写着“幸福菜园认养指南”。走进川西民居小楼群落才发现里面别有天地———两棵20多米高的青杠树和几棵皂角树自成一景,小桥、栈道和一大片湿地让人以为来到了公园……当走进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幸福田园”二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时,第一次来的人都会感叹一句“太美了。”
以田园、林盘、水系、花木为依托,“记住乡愁、留住乡情”,集成打造融农业观光、生态游憩、文化体验、田园度假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旅游度假村落,温江区是如何打造出这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的?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新农村怎么建 让村民说了算
3月10日上午,“幸福田园”二期第三组团施工现场围着好些村民,现场议事会正在召开,村支书郭建平一方面是向大家介绍工程进展,检查施工质量,另外对工程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希望群众相互宣传,推进工程进展。
“项目由群众自主发起、自愿参与,自主组建投资公司组织实施,在拆旧建新、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后续管理全过程中,充分体现群众‘六个自主\’。”郭建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六个自主”分别是群众自主论证项目可行性和拟定总体方案,群众自主规划设计,群众自主筹集资金,群众自主推动项目建设,群众自主实施土地利用和产业开发,群众自主管理建成新村。
“幸福田园”二期项目各阶段各类方案均由17名村民议事会成员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征得224名户代表会议通过,在全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付诸实施。
一三产业互动 打造幸福新村
“幸福田园”二期项目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专业旅游公司,社会企业建立乡村酒店,大力发展花木、有机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我们这里还在打造湿地公园、乡村体验旅游项目、绿道健康运动项目,发展乡村酒店、健康骑游、婚纱摄影等休闲度假产业,从而实现一三产业互动。”郭建平说,一开始就是朝着主题旅游度假村落规划的。
他算了一笔账:通过农地流转,幸福村年人均收入2600元;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村民空闲房屋,年人均获得收益3600元;通过在一三联动产业项目内就业,年人均获得薪酬16000元;通过耕保金及其他惠农支农转移支付,年人均收入500元,综合计算,村民人均年收益在22700元以上。
万春镇党委书记丁宁表示,“幸福田园”新农村综合体,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了村民居住方式、就业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成都商报记者 张强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记者逯望一蒋超核心提示“这1392名司机,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成都300万司机的一个缩影。一个城市的文明,当然不仅限于马路上的文明,但从马路上的文明,可以一窥一座城市的市民素养。”———戴...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