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蒲江县寿安新城博世包装印务基地,工人们正忙着对食品包装机进行最后组装,首批由博世包装蒲江公司制造的6台食品、药品包装机即将运往东部沿海。伴着“产业倍增”号角,成都各个工业园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龙泉的汽车生产、新津的新材料产业、彭州的家纺业……在过去五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扎实推动四川新一轮发展的大幕已拉开,成都责无旁贷。
走“两化”互动的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肩负高起点发展的重托,成都正在更加广阔的领域里寻求跨越和提升。
□本报记者 黄泽君 张守帅
先进制造业是“源”和“纲”
省第十次党代会为未来四川明确了新的目标。带头发展,成都又该如何示范?
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确立了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战略之一是实现“产业倍增”。而此后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再次提出“工业必须勇挑大梁,成为全市经济增量的主体贡献者”。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倍增,意味着要把成都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何礼说,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开局之年,成都将在十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全力促进成都现代工业产业发展。
“成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先进制造业无疑是当前产业经济的‘源\’和‘纲\’。”在何礼看来,工业强劲增长,是推动城市经济过万亿的“尖兵”力量,而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主流恰恰是制造业,因此成都可以借机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
从主营业务收入看,以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等为代表的千亿产业集群“第一梯队”正在形成。今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力争突破3000亿元,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今年的目标亦是保持20%—30%的高速增长。
产业提档升级并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是省委的殷切期望,亦是成都工业今年的主要方向所在。
走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之路
作为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天府新区承担着“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打造两个产值万亿元以上基地的梦想。
省党代会提出,未来要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要把建设天府新区当做未来四川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天府新区,产业是支撑,产业亦是目标,这更是建设天府新区“主阵地”成都的生命线。
5月2日,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园。“再过三个月,轰鸣的机器声,就要从生产车间传来,再过六个月,就有七个项目全部投产。”双流县物联网推进办主任徐雪峰,用数字描绘产业的跃动前景,“当前共引进产业项目26个,协议总投资326.86亿元,力争三年后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关键在于突出先进制造业先导地位,关键在于走集聚集群集约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
天府新区寸土寸金,如何集约建设,新津给出答案。中粮产业园,原计划占地2000亩,经过优化项目布局、提高容积率,最终用了1253亩,而且一期的投资强度,也由11亿元增加至17亿元。
沿着成龙大道前行,“汽车龙泉”渐次呈现眼前;新津县工业园区内,新材料功能区已引进韩国SK、美国JM、中材集团等工业项目41个,协议投资近370亿元……
瞄准产业高端,打造飞地园区,并在加快内部建设的同时大力招商引资,在多方的同步进行下,天府新区规划图正变成施工图。
●声音
龙泉将全力以赴推动以产业倍增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城”,千方百计推动以天府新区龙泉起步区为龙头的立城优城,加快建设“国际化生活品质城”,集智聚力推动以吸引世界五百强和全球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为重点的招大引强,加快建设成都全域开放的先行区;同时,加快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成都“智造”的创新区、“宜人成都”的示范区。
——龙泉驿区委书记 陈争鸣
青白江区将全力加快“一中心五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千亿”产业。加快建设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建成“西部第一、国内一流”国际性枢纽型内陆无水港,依托重汽王牌加快建设年产40万辆的西部商用车制造基地,同时建设西部最大的玻纤生产基地,西部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西部最大的建材、机电、大宗商品集散基地,并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机遇,建成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
——青白江区委书记 廖仁松
新都将坚持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取向,围绕打造产业强区,加快建设工业区、家具园区、农机产业园、食品加工园等载体,以区域联动打造西部商用车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以产学研结合打造能源装备产业基地,以项目带动打造航空发动机、工具制造和包装产业链,以品牌战略打造家具建材CBD,以三产联动打造农机产业园、食品加工园及食品药品产业链。同时,打通成青“两化”互动发展轴,打造成彭品牌提升发展轴。
——新都区委书记 杨羽
围绕省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彭州将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为重点,以“尾雁快飞”、“尾雁赶超”的勇气和气势,加快融入都市核心经济圈,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翻番”、“五个提升”的战略要求,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之都、千亿产业之城、田园休闲之谷,为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作出积极的贡献。
——彭州市委书记 韩轶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天府新区建设的主阵地,双流县有责任带头推进“三个翻番”、“五个提升”,为全省跨越提升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双流确立了未来5年要实现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发展投入、财政收入、群众收入、可持续发展效益“六个倍增”的具体目标。全力当好天府新区建设的“排头兵”,努力为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争作贡献、多作贡献。
——双流县委书记 高志坚
按照“兴二优一强三”的思路,新津将突出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地位,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构建高端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凸显新津产业特色,打造产业优势,夯实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产业支撑。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县“一区一主业”的主导产业,是我县产业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围绕打造“6+1”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城。
——新津县委书记 巫敏
高新区将高水平加快推进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建设,坚持发展高端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按照“三位一体、四态合一”要求,瞄准把天府新区高新片区建设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这一目标,突出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用高端产业筑牢“产业之基”,以全球视野建设“世界之城”。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敬刚
新闻推荐
——记甘孜州石渠县援藏工作组□本报记者刘宇男6月8日,甘孜州石渠县援藏工作组组长查治德回到成都,与成都市金牛区发改局等单位协商新一轮援藏项目。查治德很快就要结束援藏工作,金牛区将派新一轮援...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