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前进
11月17日至18日,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党委书记徐海带着几名干部和业主到遂宁市和重庆市考察。两天下来,大家收获很大。“学习、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最好的是行动。”徐海说,“遂宁和重庆在生态旅游和湿地打造方面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斑竹园镇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舒心。”
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理念,让斑竹园镇党委倍受鼓舞。
徐海和同事认为,对于乡镇来说,必须解决好两件事情:一是场镇规划建设如何体现生态文明,二是经济发展如何体现绿色生态。今年以来,斑竹园镇党委提出建设“水韵新城”思路,“就是把场镇建成‘城,依水而建;人,临水而居;人在城中,城在景中;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水乳交融,城市现代化与环境生态化和谐共存\’的生态家园。”这次外出学习归来,徐海更觉得建设“水韵新城”十分急迫。“我们将尽快拿出设计方案,把场镇建设得更漂亮、更宜居。”
斑竹园镇柚子产业发达,徐海觉得在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绿色生态作为首要考虑指标。经过几天的走村入户和外出学习考察,徐海和同事初步形成三种发展路径:一是花香果居一三产业互动模式,即结合当地集中连片的柚子产业带动旅游。徐海表示,“花香果居”作为斑竹园镇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经验,已成为斑竹园镇的一张名片。二是蔬菜基地模式,即农民在家种菜,向城市输送,这种模式收益不错,但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设施农业模式,类似大棚蔬菜,农民年收益3万左右,不过前期投入高,对技术要求更严格。徐海说:“下一步镇党委将根据斑竹园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推进三种模式,让群众增收,并实现居住环境从农村到景区的蜕变。”
徐海介绍,镇党委已组织全镇机关干部集体学习了十八大精神,接下来要组织村干部和党员进行系统深入地学习,并结合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岗位实际,把学习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的过程。
新闻推荐
——政务新风倒逼成都“会议经济”转型谋变□本报记者刘莉罗向明中央到地方改进工作作风、花店调整经营结构和策略,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件事有什么关系?“会议要少开,就是开,一般情况下也不摆绿植和桌花...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