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2016年科技夏令营四川营‘科学梦之旅\’”开营仪式在四川科技馆学术报告厅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30名中小学生以及他们的指导老师参与。
开营仪式上,四川科技馆对此次征文活动中的一等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四川科技馆党委书记、馆长经戈代表四川省科协、四川科技馆发表致辞,祝贺各位获奖同学,并对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欢迎。他希望大家能在此次以“科学梦之旅”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中,探究科学之美,分享科学之趣。同时,他还鼓励同学们在夏令营中搭建友谊的平台,在科学体验和科学实践中,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共度一段欢乐美好时光。
感受夏令营
体验科学之美
在3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孩子们分别参观了成都市博物馆、体验了极地海洋世界、游览了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体验了老成都风味的锦里古街……通过参观和体验,让同学们在探究科学的同时,充分感受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魅力。在参观体验中,主办单位还特别的加入了四川科技馆特有的教学活动,平常在科技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疯狂科学秀”也穿插到了孩子们的活动中。
通过参与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使大家能够在探究中找寻科学之美,在快乐中分享生活之趣。虽然四川科技馆正在闭馆改造,夏令营的参观体验活动都安排在馆外,不过四川科技馆馆长经戈和孩子们做了一个约定:“此次改造我们将结合现代展示方式,呈现前沿科技,提升科普服务能力。预计明年9月完成改造工程,届时将作为集‘科学体验中心、科学普及中心、科技创新展示中心\’为一体的‘全民科学中心\’呈现给观众,希望明年大家能来感受全新的四川科技馆。”
据悉,四川科技馆于3月1日启动征文活动。活动得到全省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四川科技馆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孩子们提交的参观地方科技馆、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农村中学科技馆观后感征文共计6845篇。四川科技馆组织专家,认真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30名、二等奖50名和三等奖80名。
点燃山区孩子
“科技梦”
此次夏令营还有一群来自四川省科协和四川科技馆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凉山州布拖县四且村的小朋友。马么王林是来自四且村2组的初二学生,参加这次夏令营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成都,“这次的夏令营让我收获太大了,我们去了博物馆、海洋馆、都江堰……。还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书上才见过的海洋动物,吃了好多好吃的美食,认识了来自各地的小伙伴,玩了好多好玩的东西……可惜科技馆在改造,没有体验科技馆有点遗憾,希望下次能有机会来体验。”
“这些小朋友都是从布拖县来的,他们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来到成都,有的孩子甚至是第一次离开县城。很多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很平常的东西,可对于这些孩子来是没有机会体验的。所以,我们也利用这次机会点燃山区孩子‘科技梦\’。我们希望通过流动科技馆等公益活动,给这些孩子更多的机会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的感受科技魅力,也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获。”四川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彩活动
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虽然夏令营的时间只有短短3天,不过孩子们却在这3天里收获了不少。今年四年级的廖承宇是来自成都新都区的营员,他这几天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一起玩耍,很开心。我希望下次还能来!”他说。
来自宜宾兴闻县教师余小英是这次夏令营的带队老师之一,她对记者说,“作为乡村里的孩子,平时很难有机会有这样的体验,和来自各地的孩子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这次体验让孩子们离开爸爸妈妈,独自处理问题,和别的小朋友从陌生人到熟悉成为朋友,让孩子们成长很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参加活动。”
王明是这次夏令营里年纪最大的大哥哥,在活动中也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弟弟妹妹们,“我们的国家有非常灿烂的历史,古人用智慧造就了它们。我们去了都江堰,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修建的水利工程,成就了水旱从人的成都平原,在今天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所以科技是国家强大的力量,我们有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尽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他对营员中的小弟弟妹妹们说。(本报记者 马静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吉雪娇)记者12日从成都市建委获悉,今年1-4月,成都市商品住宅开工186个,比去年同期减少90个;开工面积1409.7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6.09%,工程造价291.6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47%,项目及面积...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