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玉芳)作为傩戏的项目保护单位,近年来,市文化馆通过完善保护机制,推动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喜闻乐见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让传统文化走近群众,走进生活。
市文化馆在挖掘整理上“下功夫”。组织老专家和业务骨干,深入农村实地考察傩戏保护传承现状。搜集整理数十套流传在民间的傩戏手抄本,运用多媒体形式建立傩戏资料数据库;对全市70岁以上池州傩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及时保存相关资料档案;整理出版了《池州记忆·非遗》《池州印象·非遗》《戏曲活化石—池州傩》等书籍。目前,《安徽池州傩戏剧本选》正在编撰中,预计年内出版。
不断探索池州傩戏发展的规律,创新其传承保护模式。积极组织申报“名师带徒”工程,常态化开展传习活动,一个传习周期结束后给予适当补助资金,连续两年共选拔池州傩戏名师5位、徒弟24位。为改变傩戏“节日闹一闹、平时静悄悄”的现状,池州市更加注重展演活动、宣传的常态化,组织农村各傩戏会积极参与各类傩展演、巡演、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介不断扩大宣传力度。同时,围绕“挖掘、整理、创排”的原则,与市黄梅戏艺术剧院联合排演大型舞台剧《千年傩》,让更多群众了解并感受池州傩戏的魅力。
新闻推荐
池州市领导参加“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池州古树名木与生态林公益认养活动同时启动
本报讯(记者钟斌/文程昭/图)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12日,在全国第41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市主城区507码头人声鼎沸,一派热火朝天的...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