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胆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途径,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市绿化委研究决定,开展池州市古树名木与生态公益林认养活动。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参照兄弟省市做法,结合池州市实际,制定本方案(试行)。
我爱我树——心系在树上,绿留在心中。
二、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池州市绿化办、池州市林长办
联办单位:各县、区、管委会绿化办、林长办
承办单位:安徽我爱我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三、活动范围
全市范围内(不含军事设施与禁区)的古树名木和生态公益林。
四、活动平台
利用安徽我爱我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活立木测绘技术,及其开发建设的“我爱我树”APP(林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五、参与对象
市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爱心、公益人士均可参与。
六、认养数量及周期
认养数量不限。认养周期为1-5年。
七、认养费用
池州市绿化办根据树木种类、地理区位、文化内涵、保护等级、游客流量以及公众接受程度等多种因素,确定认养费用标准,实行“一树一价”(原则上国家一级古树不少于10000元/年,二级古树不少于5000元/年,三级古树不少于3000元/年,生态公益林不少于1元/年),并通过“我爱我树”APP统一发布。
八、资金管理
1、认养资金专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生态补偿、资源测绘、标牌制作、宣传推广等。
2、认养资金通过“我爱我树”林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募集,由第三方专户托管、池州市绿化办负责管理,每季度结算一次。
3、认养资金收支情况每年年底向社会公示一次,接受纪检、审计与社会监督。
九、活动流程
1、池州市绿化办成立“池州市古树名木和生态公益林认养活动领导小组”,印发《池州市古树名木和生态公益林认养活动方案(实行)》。
2、承办单位与活动涉及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保密协议》与《合作协议》。
3、承办单位与活动涉及的林权所有人签订《合作协议》。
4、承办单位办理无人机测绘等相关手续。
以上流程完成后,方可开展资源测绘等认养活动。相关合作文件须报池州市绿化办备案。
十、认养方法
(一)下载软件。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我爱我树”APP客户端,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后即可登录。
(二)挑选树种。平台为每棵被认养的树木配发唯一的电子身份证明,标注树种、树龄(古树名木)、生长区域、经纬度等信息。认养者打开古树名木或者生态公益林版块,就可挑选心仪的树木,提交认养数量与认养期限信息。
(三)线上缴费。认养者按照认养费用标准,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银行卡在线支付。
(四)获取证书。认养者缴费成功后,系统将自动更新该树木的认养情况,生成电子认养证书。认养者可以下载保存,也可以一键点击“亮晒”认养成果,还可以在“认养记录”里查看个人认养历史。
十一、奖励措施
为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认养活动的积极性,池州市绿化办对认养捐资超过1000元/年的单位或个人,将单独颁发纸质荣誉证书;对认养捐资超过3000元/年的单位或个人,将在认养实地树立认养牌并通报表彰;对认养旅游景区内的古树名木或生态公益林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其实际出资额的5%,奖励景区门票。
为提升活动公信力和认养参与感,平台将通过摇号方式,邀请部分认养者实地踏察,亲眼见证保护成果。认养者也可根据认养树木的导航定位,自行前往实地踏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须履行报批手续)。
其它奖励措施由承办单位自主制定。
新闻推荐
何树山督查长江经济带生态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王宏雍成瀚参加督查
本报讯(记者钟斌)5月5日,副省长何树山一行来池州市督查长江经济带生态警示片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调研有关企业,省政府副秘...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