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再能
供职于池州市供电公司的汪湜是一名退伍军人,为人真诚,精明能干。2014年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他跑遍池州的山山水水,用售价7万余元的远摄超清镜头拍摄到400多种林鸟和水鸟捕食、打斗、恋爱、产蛋、孵化、育雏等精彩画面,并制作成PPT课件,用一堂堂鲜活生动的生态科普讲座,唤起青少年对湿地保护与自然生态的关注与热爱。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
2015年11月15日,汪湜在石台首次发现国宝级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这一发现填补了池州名贵珍稀鸟的空白。但同时也让他感到保护的责任重大,当即就向贵池、石台林业部门作了汇报,又多次驾车前往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的镇、村,提出一系列共同保护的建议。他的热心与坚持,赢得了当地相关领导和镇、村的支持,并采纳了他“防猎捕、防干扰的值守看护”建议。迄今4年过去了,这群“国宝”年年都来此越冬。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中旬,贵池城南的月亮湖都有小天鹅、鸿雁、赤麻鸭、黑翅长脚鹬等候鸟越冬栖息。可少数利欲熏心的人,总是偷偷来此捞芡实,放网张笼子,破坏干扰候鸟的栖息。汪湜为此不论天寒地冻,还是夜晚凌晨,总要开车来月亮湖边查看,发现问题及时电告有关管理部门前来处理。2017年1月13日晚,他带着志愿者环月亮湖巡逻时,发现湖中有两道手电强光,便安排几个志愿者到几个路口守候,直到近夜里12点,终将2名捕鸟人人证、物证俱获,交予森林公安依法进行处理。同年11月14日,汪湜在环湖巡查时发现3艘船在湖中游动,他立即向有关部门打了热线电话,10多分钟后,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站前区派出所、电视台多维度、贵池区林业派出所有关人员先后抵达,将违反湿地保护条例、在湖中大捞芡实者逮个正着。此事经媒体宣传,收效显著。
汪湜深知仅靠一己之力保护鸟类与湿地生态环境,力量过于渺小,必须让更多的人知晓“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存的家园”这个道理,于是他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宣传,并组织发动志愿者们多次到平天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几个社区开展“湿地与鸟类保护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鸟类保护宣传单页3000余份,自制鸟类图片台历600份。几年来,他用自己拍摄的湿地与鸟类图片制作成不同的PPT课件,先后在池州市科技馆、池口、人民路、茅坦、大渡口、双湖小学,义务讲授生态科普教育40多场次,受众达万余人次。其中,池口小学在2015年还获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颁发的“全国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殊荣(安徽省仅2所)。2016年,在省科协、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池口小学科技小组“秋浦河生态调查与保护”荣获科技实践类一等奖。这两项荣誉的背后也凝聚着汪湜的心血和汗水。
每年秋冬季来临的时候,大批候鸟南迁至升金湖越冬栖息,候鸟保护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汪湜带领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起的“百日百队护飞行动”,除组织专业巡湖员和志愿者在候鸟迁徙停歇、栖息地开展巡护和科普宣传外,还与当地社区(村委会)、小学共建发展乡村志愿者队伍,共同营造“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和谐”的良好氛围。
几年来,他的私家车成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车、野生动物救护车,却从没有获得任何报酬。他的所有假期几乎都用于湿地鸟类保护、生态科普活动中去了,对家人甚少陪伴。汪湜希望通过自己与PPT志愿者团队的不懈努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队伍中来。
新闻推荐
池州29家A级景区门票对省内市民实施分期免费 马鞍山市民6月17日至6月23日期间门票免费
本报综合消息5月21日,池州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发布消息,从6月17日开始,该市对包括九华山风景区在内的全部29家A级景区,向全省16...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