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池州 今日青阳 今日石台 今日东至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今日池州 > 正文

磨一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实现“三连冠” 大手笔:文明创建树品牌 “学嘉兴抓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池州日报 2019-06-01 08:3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左宗伟 吴志红

钟斌 潘世鹏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嘉兴市十年

自2001年开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嘉兴市文明创建走过了10年的创建历程,终于在10年后的2011年12月20日,光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10年,嘉兴市紧紧抓住党的诞生地这一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和红色文化优势,传承崇文厚德精神和越韵吴风文化底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人文素养,形成了“全面覆盖、协调发展、联动推进、整体提高”的嘉兴文明创建模式。

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并成功实现“三连冠”的8年多来,嘉兴市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探索出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创建成果惠及百姓

文明城市创建的着力点在哪里?嘉兴的经验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千方百计解决出行难、住房难、保障难等问题,把“难点”变成“亮点”。

自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嘉兴市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宗旨,着眼于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目标,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凸现亮点”的思路,以实施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畅通、老住宅区整治改造等6大专项行动及路段责任包干为载体,通过细化任务、全面督查、整改落实、责任追究等途径,大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如嘉兴市通过实施老住宅区整治改造工程,使市区80%以上的老旧住宅区(点)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文明创建带给嘉兴市民的实惠不止于此。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嘉兴率先探索实践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让图书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率先实施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各地新华书店图书库为保障的农村新华书店“小连锁”经营模式,从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等。

此外,嘉兴在全国较早实施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居住环境、就业创业、子女就学等诸多方面与城里人接轨,拉近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而对于190万外来人员来说,嘉兴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组建了新居民服务机构及服务体系,改变了他们的地位,让他们逐步享受同城待遇。

嘉兴还结合实际,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绿道网络的构想,按照“一年成线,两年成网,三年成景”的要求,市区建成“三环四连八放射”总长420多公里的生态绿道网,让市民健身有了好去处。

人大立法加强犬类管理

城市养犬和户外广告牌设置,这是两件十分细微的小事,却是群众十分关注的事情。嘉兴市从小事做起,拿出大气魄,从政策法规制订入手,综合施策,让“小事不小”,以“绣花”功夫治理了群众普遍反映的乱象,文明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在细节中升华提升。

近年来,伴随城市居民养犬数量逐年增多,引发了诸多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为加强犬类管理,嘉兴市早在2007年就在市城管执法支队增设了宠物(犬类)管理办公室,负责犬只登记办证、收容、救助、领养工作。2006年至2012年,该市先后出台《嘉兴市市区犬类管理通告》《嘉兴市区犬类管理暂行办法》《嘉兴市区犬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犬行为提供了基本的法制保障。“但这两份规范性文件只有行政管理权而没有行政处罚权,更多的是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对于一些自我要求不高的犬主很难有约束力,效果并不理想。”5月16日,嘉兴市犬管办副主任张建根介绍说,(下转2版)

(上接1版)也正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在执法时常会遇到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

2018年2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将《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列为2018年一类立法项目,在多方调研、讨论、修改等基础上,2018年12月29日,《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经嘉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19年3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张建根介绍说:“《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养犬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进一步明确了适用范围、部门职责、管理规范和行为规范以及法律责任。”张建根同时也表示,“《条例》的出台,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唤起社会各界对城市养犬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一改城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人大立法能够更有力推动这项工作。”

除了出台法规外,嘉兴市还将犬类管理工作作为市专项破难行动的民生政策类问题之一,对全市养犬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召开了全市养犬乱象集中整治专项破难行动推进会,以“杜绝犬患、促进和谐”为行动目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加强全市犬类管理工作。张建根表示,“刚开始工作任务量大点,随着工作的深入细致,底数基本摸清了,流浪犬、犬只所有人等问题基本都清楚了,市区养犬更加规范化,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有了保障。”

规范户外广告擦亮城市名片

与城市犬类管理一样,嘉兴市在户外广告设置工作中也下了大力气。在嘉兴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嘉兴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条例》获表决全票通过,使得嘉兴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做到有法可依。

为了争取最好的广告效应和视觉冲击力,以往户外广告和招牌在设置时,不免会出现斑澜密集、参差不一甚至杂乱无章的情况。

《嘉兴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条例》明确了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的日常管理部门、规划工作,及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六大区域和位置,对在哪设置、如何设置、设置多大的户外广告和招牌提出了明确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户外广告扰民,《条例》还专门规定,户外广告使用电子显示装置或者附带其他夜景光源的,应当安装亮度调节装置,科学控制亮度和使用时间。

为防止户外广告牌年久失修形成安全隐患,《条例》明确: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满二年的,设置人还应当每年向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交具有检测能力的机构出具的大型户外广告设施年度安全检测报告。另外,对设置许可有效期届满的,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人应当自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二十日内拆除并恢复原状;临时性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人应当自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七日内拆除并恢复原状。

嘉兴市城市管理局法制宣传处处长胡利刚告诉记者:“文明创建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创建时需要用力,创成后更不能止步。近年来,嘉兴市城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一个一个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以前出现的广告牌乱设、摆摊经营乱象、电瓶车乱象等问题,通过一系列集中整治均实现了根本治理。越是难点问题,整治后的后续管理越要跟上,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治标治本。”

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目前嘉兴市积极构建了综治工作、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全方位推动“四个平台”有效运转,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嘉兴发展对池州的启示:

十年磨一剑。嘉兴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也历经了坎坷,但正是在这段坎坷的创建路上,嘉兴市探索出了一条不断改善民生的发展之路,真正在创建工作中始终坚持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

当前,池州市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创建目标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但也要看到,部分地方和单位重视不够,创建主动性不高,城市管理常态机制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破损维修不及时,小巷小区管理缺失,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依旧等问题仍然存在。

嘉兴市在城区犬类管理和户外广告牌设置等两项工作中的做法,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从细微处入手,不仅加强制度建设,更要久久为功,形成部门协作的强大合力,将每一项制度变为管理的“硬规定”,进而推动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

新闻推荐

谁超标谁赔付谁达标谁受益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本报讯(记者倪晓春)为强化水环境目标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池州市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达标、谁受益”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以县...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磨一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实现“三连冠” 大手笔:文明创建树品牌 “学嘉兴抓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