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记者在定远采访时的记忆,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就是“谋划”。缜密定远人每年要集中4个月时间把“功力”用在“谋划”上:谋划项目选址、谋划融资方式、谋划招商技巧、谋划最大收益……用该县建设局局长李庆文的话说:六分建设四分“谋”,里面的学问深得很!因此,每年入冬后的建设“淡季”,就变成了定远人雷打不动的“谋划期”,他们用“鹰”一般的目光捕捉机遇,一旦“作战图”挂起,势如破竹、必胜无疑。
深谋远虑出思路
随着行政中心东移,与之交汇的周边老城也开始发力,于是一个大胆“创意”在定远人深谋细划中萌生:以合蚌路为中轴线,打造一条十里商贸示范街,通过“街”的自然过渡,让新区老城相互融合,不留落差。
“要想富、先修路”,深谙此道的定远人明白,拆完迁修好路的净地能拍上好价,可项目区内2480多亩用地涉及的要修道路有6条、搬迁单位与企业56家、拆迁居民安置2700多户,钱从哪里来?深思熟虑的定远人决定以BT方式,花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促使土地生“金蛋”。定远人说,要舍得在百姓身上投资,把最好的地拿出建安置房,拆迁工作才会顺利;用“时间差”赚土地增值,基础设施建设绝对“不差钱”。
“紧逼重压”催生的是定远人的才智,“责任担当”激发的是定远人的干劲,如今这条集商贸、金融、居住、休闲、文化为一体的高品质、超前化“十里长街”,已然发挥了新老城区的纽带作用。“未来钱”,让一排排蔚为壮观的安置楼成为其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基础建设“不差钱”
打造十里商贸示范街,是定远人又一项大手笔民生工程,其融资模式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花未来钱”提升的土地“身价”,让定远县基础设施建设,真的不“花”钱。
采访中,记者请专业人士算了几笔账,拆迁面积“溢出”、土地升值“溢价”、各种规费税收,足以让定远人赚够“免费午餐”把城市建设“玩转”。以合蚌路改造为例,第11、12号两宗地块合计面积139亩,拆迁修路前的市场评估价每亩约在50万元左右,定远人以49.2万每亩预供价将其抵押给开发商先行建设,而后以土地升值得来的钱,分期归还欠开发商的债务,最终结果是,这块地拍到了101万元一亩,仅增值部分就超过了7000万元,而涉及整个项目区域的6条路建设,总造价仅为7500万元;合蚌路另一宗50亩第2号地块,当时以每亩80万的预供价交予开发商带资拆迁建设,后来“净地”价一路飙升,最终以每亩147万元的价格成交,单亩增值超出了67万元,“时间差”让地价猛增了83.7%;另3宗已拍成的地块“身价”,也较此前自然升值了一半以上。
定远人让老资产变活资金、拿别人钱干自己事、用未来钱办今天事,使该县的城市建设,步入了一个滚雪球式的良性发展轨道。截至2009年底,这个县的县城建成区面积已扩展至15.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了14.2万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中等城市气息的新定远正向我们走来……
新闻推荐
定远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效果显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