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艰难的抉择 ○
○ 执著不懈的追求 ○
曾经,一次工伤事故使他陷入了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绝地,失去了双臂的赵靖毅然选择了学习书法的艰苦道路。苦愈重而志愈坚。特殊的身体原因,注定了赵靖书法之路的不寻常。从门外汉到书界精英,从无手捉笔到“口书”立世,赵靖用坚韧与毅力将生命与书法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堆砌了一座连常人都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
○ 人生艰难的抉择 ○
出身于广袤的农村天地,培育了赵靖宽阔的心胸与不服输的品格。18岁那年,初中毕业后的他招工进入定远县石膏矿成为一名井下工人。出身农家的赵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凭借勤劳能干,很快就被任命为井下班长。但意外事故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1988年的一天,赵靖所在班组的作业面一眼炸药未响,成了“哑炮”需要排除,情况十分危急,身为班长的赵靖自己冲了下去。就在他小心翼翼地清除这眼炸药外围的石膏残片、寻找“哑炮”孔时,爆炸顷刻发生,眼前火光四溅,赵靖眼前一黑顿时失去知觉。
事发两个月后,赵靖从昏迷中醒来,觉得自己身上发痒,下意识想用手去挠,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下半截胳膊连同双手没有了,而且右眼因伤被摘除。血液一下冲向脑门,眼前一片黑暗,再次醒来时,曾经阳光、上进的他变得消沉。那段时间的赵靖承受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打击和痛苦,住院期间,赵靖最担心的还是以后的路在哪里,如何走下去。“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想成为社会的负担。”赵靖对当年仍记忆犹新。
○ 执著不懈的追求 ○
在医院医治了大半年,出院回家后的赵靖不甘心命运的安排。赵靖逐渐走出了阴影、战胜了伤痛,生活开始自理,心情开朗了,他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开始时,赵靖想从事残疾人运动事业,他尝试着练起跑步、游泳等运动,但因视力太差不得不放弃。彷徨中的一天,一份《书法报》闯入赵靖微弱的视野,一幅幅书法作品在赵靖眼前舞动跳跃,燃起了他“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梦想。
“自己已经没有了路,何不放手一试!”赵靖想到就付诸于行动。没有双臂的赵靖开始用脚趾夹着毛笔练习写字,可他的左眼视力只有0.4,距离远写字看不清楚,无法掌握章法结构,最后他决定用口咬着毛笔练字。但书法练习讲究运腕用笔,没有手腕、以口执笔的赵靖必须用力于口、颈部,必须用嘴咬紧笔杆,长时间用力笔杆咬折了,赵靖就请人制作了铁套,套在笔杆上,但铁套不久又被咬碎……10多年来,被咬坏的笔已经不计其数。
为了系统地学习书法技艺,1991年,赵靖参加了黄山书画院的书法函授班,跟随周彬先生系统地学习书法,随后参加了两届中国书协的培训班,得到了沙曼翁、张旭光先生的倾心指导。1996年又在滁州徐利明书法培训班学习两年。平均每天练字至少10个小时,夜深人静,他仍然在埋头书写。炎热的夏季,蚊虫肆虐,汗水滴湿纸背,赵靖依然凝神摹帖;寒冷的冬夜,腿脚长时间站立变得冰冷麻木,含毛笔的口腔已经没有了感觉;口腔磨出了血泡,唾液混合着血水融于笔墨,使赵靖笔下的每个字都饱含他的心血。也正是靠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赵靖逐渐熟悉掌握了运笔用墨技巧。随着学习的深入,赵靖的眼界更加开阔,他的书法艺术和成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口书”技艺也获得了成功。
有认识的人建议练就“口书”绝技的赵靖,用“口书”绝技进行商业运作挣钱,他毅然拒绝,“书法艺术是不分正常人与残疾人的,追求艺术的权力人人平等,我希望自己是有真才实学的书法家,而不是奇人。”他不想以“口书”绝技炫耀于世,更没想过用“口书”绝技牟利,他给自己的目标定位是——做一个真正的书法家。
天道酬勤。赵靖的作品先后获得全国性书画比赛大奖50多次,部分作品被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收藏。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看过赵靖的书法作品后高度评价,并题字“精神自有丰收日,时光不负苦心人”相赠。鉴于赵靖的模范事迹,他先后被滁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卓越贡献者”称号,连续多年被滁州市残联评为“自强模范”,在首届安徽省滁州市群英大会上,被滁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滁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滁州市十佳文明青年”称号,被定远县委、县政府荣记三等功。现在的赵靖身为香港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会员、安徽省书
赵靖展示口书技艺
王 文 汪长园
世界聚焦世博。6月下旬,滁州市定远无臂书法家赵靖,将在世博会首次设立的残疾人馆——“生命阳光馆”内连续5天作口书技艺展示,这是定远的骄傲,更是滁州市乃至安徽省的骄傲。
▲2009年,赵靖在澳门向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赠字
夫“唱”妇“随”演绎和谐
赵靖的口书作品
▲
▲
○ 栉风沐雨结伴行 ○
○ 心存大义终无悔 ○
协会员、滁州市书协理事、定远县残联副主席。
2009年10月22日晚,赵靖应邀参加由澳门15个民间复康服务机构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和谐献礼——伤健共融庆回归,齐贺国庆颂情怀”系列庆典活动,在活动开幕式现场向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先生赠书法作品,接过书法赠品的何厚铧边看边称赞,亲切询问赵靖的学习书法和生活等情况,并称赞赵靖书法,“布局精巧,墨法有章,笔力厚重,足见功力,表现力和效果非常好”。
○ 栉风沐雨结伴行 ○
赵靖的命运虽然坎坷,但上天却恩赐给了他一桩美好姻缘。也正是有了妻子无私的呵护帮助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让赵靖艺术乃至生命之路充满了希望与阳光,更让赵靖鼓足了勇气去开创更加美好的艺术人生。
1995年,初中毕业的乡下姑娘张莲经人介绍走入了赵靖的生活。在此之前张莲对赵靖的事迹已有所耳闻,内心也充满了好奇。第一次约见赵靖回到家后,张莲的父母坚决反对,自己的女儿模样秀丽,身体健康,为何要找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可心地善良、性格倔强的张莲早已被赵靖自强不息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打动,甚至不惜与父母断绝来往走到了赵靖身边。直到结婚8年后,她才第一次带着赵靖回到娘家。
张莲成为赵靖生命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人,两人形影不离。赵靖吃饭、穿衣,甚至上厕所都需要人照顾,为此结婚后张莲就再也没上过班。
张莲的全身心付出赢来了赵靖书法的突飞猛进,同时也使自己成为滁州市三八妇女红旗手,2004年,她又参加了滁州市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被评为杰出女性。如今,在赵靖的熏陶下张莲也练出了一手好字,她依旧每天骑着车带着赵靖奔波于家和书画培训中心之间,默默地用心营造温暖的家,默默地用心支持赵靖的事业发展。
○ 心存大义终无悔 ○
赵靖始终抱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朴实思想,努力用行动感恩于社会,积极为家乡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奉献。“你的人生虽然经历了苦难,但社会给了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你苦习书艺终有所成,一定要为家乡服务,这是一种责任。”已故著名书法家穆孝天曾对赵靖谆谆教诲,赵靖已将其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奋斗目标。
1998年,书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的赵靖,希望回报社会,于是创办了“赵靖书画艺术中心”,开始了“赵靖特色”的书法教学及普及工作。开始的几年,他的辅导都是无偿的,不仅教孩子写字不收学费,他还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机关、学校为各界群众义务写春联3万余幅,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他还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先后为各种困难群体捐款1万元。“我在绝望时,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帮助了我,我不会忘记。”
十几年来,“中心”培养青少年书画人才近3000名。有300多名学员的书画作品在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荣获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近60人的名字被青少年书画典籍收录。他的学生郑玲玲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书法教学工作,沈玲、徐晶晶等一批学生先后毕业从事艺术类职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深深宽慰着赵靖夫妇的心,这是对他们潜心书法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回报。
今天的赵靖已经事业有成,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及将军书法作品陈列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还专门为赵靖写了“无臂书法家书法展”的题字。赵靖一直想让自己多年来收集珍藏的包括魏巍、李铎、向守志等200多位将军的题字作为珍贵资料陈列于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名人、大家的作品,让将军墨宝在定远大地生根放彩。谈到未来,赵靖露出了朴实的笑容,透出他坚韧的性格,坚毅的品性,执着的追求。我们相信,赵靖的艺术人生一定会在书法这个博大精深的殿堂里绽放异彩。
【西涧】
邮箱:czrbwxfk@163.com
新闻推荐
定远“招大引强”加速示范区建设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