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定远新闻 > 正文

用生命诠释忠诚

来源:滁州日报 2011-05-05 17:2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用生命诠释忠诚

(上接第一版)

勤学善思的人生

直到现在,定远县委办行政科副科长谢长青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朱正刚时的情形。2006年8月,谢长青从乡镇选调到县委办担任秘书,在踏进办公室的那一刻,他看到了一张面目和善的脸。  

见到有人进来,正在紧张写材料的朱正刚放下手中工作,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微笑着连声招呼。这让谢长青原先的紧张和拘谨顷刻消散。在朱正刚的温和与关切印入脑海的同时,他还记住了朱正刚说的一句话,“要不断加强学习,尽快融入快节奏工作”。

在后来的工作中,谢长青很快明白,这句要求绝非仅仅是对自己而言。不断学习和思考,作为领导的朱正刚一直忠实践行着。刚刚来到县委办工作时,朱正刚负责农业方面文字材料的撰写。初期对农业方面知之甚少,而不久以后就可以将定远农业所有的综合性大型材料全部“拿下”,完成这一过程,朱正刚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甚至于,他对于民生的熟谙程度,可以精确地报出定远县境内任意一个水库的容积、水位。这让和朱正刚接触不久的谢长青深感讶异。

对朱正刚这种能力和精神表示惊讶和敬佩的远不止谢长青一个人。时至今日,滁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周爱勤仍然记得她在担任定远县委宣传部部长时发生的一件事。2009年10月底,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到定远县调研人口计生工作。当时,定远县计生委关于本县计生情况的文字材料,就是在经朱正刚之手修改后,向李斌汇报的。而这份材料,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事后,周爱勤很惊讶地问朱正刚:“你不是没干过计生工作吗?怎么这么熟悉政策。”朱正刚谦逊一笑,“原先的材料太散了,我只是在文字上修改和总结了一下。”

事实上,不仅仅是农业、计生方面的文字材料,统计、信访、水利,甚至向人大的汇报材料,被同事们称为“百科全书”的朱正刚都可以轻松“把关”。而熟悉朱正刚的人都知道这些对于他来说,并非难事——

1964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做了10年中学语文教师,后来转至定远县委组织部、县委办、保密局等多个部门任职。从一名普通教师升任至副处级干部,朱正刚自始至终没有丢掉他的书本气——从政20年的时间里,经他手写出和修改的文字汇报材料,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在县委办工作期间,他每年撰写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与文章,人称“资料库”和“定远的活地图”;在朱正刚身后的遗物中,发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他爱好剪报,生平积累的剪报放在一个大纸箱里,数千张的薄薄纸片堆起来,重量足足有几十斤。

朱正刚的勤学善思、博学广识使他在谋划定远发展战略上有了充足的用武之地。原定远县委书记贾朝峰称朱正刚为“领导的好助手、好参谋”。定远县建设盐及盐化工、石膏深加工、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基地”,打造工业集中区、东兴盐化工业园、三和石膏工业园、炉桥工业园“一区三园”,这些构想出现在朱正刚所撰写的材料中,并且正在随着定远工业经济的迅速起飞逐渐成为现实。

默默无闻的奉献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朱正刚的堂兄朱正芝发现,住在自己楼上的堂弟朱正刚那间书房的灯光,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亮至很晚。而在谢长青的记忆中,随着定远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朱正刚带领县委办工作人员加班的日子也越来越多,开始“数也数不清”了。

偶尔的时候,谢长青会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当他准备一如往常打扫办公室时,却发现朱正刚早已精神抖擞、干净利落地开始工作了。办公室那个简易卫生间里前一天傍晚放好的毛巾、牙刷、剃须刀等,不知何时已经有了用过的痕迹。再看看主任桌上的烟灰缸,满满一缸的烟蒂已经“出卖”了朱正刚昨晚加班的事实,而那也正是一夜过来朱正刚还能这样“状态良好”的“法宝”。

谢长青眼中的朱主任,一直都是这样一个精力充沛的人。谢长青清楚地记得:2008年,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来县里考察用人工作,朱正刚带领办公室班子几天几夜奋战在岗位,赶写一份《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汇报材料。事关重要,朱正刚自然亲自操刀,初稿出来,仅页数就达到了50页。其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精简完善、精雕细啄,在不下四五十次的修改后,最后的定稿被精简为20多页。

初冬的夜里,在完成了对所有材料的最后把关,朱正刚长舒一口气,起身收拾公文包,穿上外套准备回家。彼时,县委大楼里静悄悄的,只剩了办公室墙上早已指过凌晨两点的时钟在滴滴答答地响着,声音在万籁俱寂的黑夜中格外清晰。

朱正刚整天笑呵呵的,是个公认的“好人”,可是仍然有人对他有“意见”。他的亲戚说他“不近人情”。作为县委常委朱正刚的家人,没有一个能从他那里“沾到光”。朱正刚的堂兄朱正芝在定远县审计局当局长多年,时任定远县委书记的李树居然不知他和朱正刚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招商引资的企业老板说他“不解风情”。朱正刚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不为了讨好企业老板去请吃饭或者是送礼物,唯一的一次娱乐活动就是请企业家去KTV唱了歌,而那也是同事们第一次听到朱正刚唱歌,唱的还是一曲老掉牙的《三套车》。

就是这么一个“不解风情”的干部,却用最真诚的热情打动了无数企业老板。为了将定远在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家陈兵引回家乡,他无数次奔波于定远和企业所在的太仓之间,甚至于在快过年时专程率领干部去给陈兵拜年,让陈兵觉得不回来投资简直“对不起”朱正刚。就是在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下,朱正刚一手招引和帮办的企业一个个在定远工业园区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今,陈兵投资5000万的球类产业园已经有多家企业进驻,由他投资的汽车五金城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还有投资十几个亿的东园大市场的启动、全国五百强雨润集团定远基地的建成……

对朱正刚最有意见的莫过于他的妻子刘君。提起丈夫,刘君的眼泪中夹着心疼与气愤。她不明白丈夫为何一投入工作就有那么大的劲头,不眠不休,通宵达旦,长年累月绷着脑子里那根弦,几度劳累晕倒。看到丈夫从单位疲惫不堪地回来,刘君从没忍心让他插手家务活。结婚20年,仅有一次让他接女儿思思放学,可丈夫居然忙得把女儿给接丢了,刘君气得和朱正刚大吵一架,从此接送女儿上下学的活儿也由自己全“包”了。这么多年来,刘君仅摩托车就骑坏了3辆。

在刘君的记忆中,丈夫少言寡语,在书房一坐就是半天,对于家里的事更是很少主动过问,可是一旦谈起定远的发展,大到未来的规划蓝图,小到路边的街灯设置,朱正刚马上像变了个人,兴高采烈地滔滔不绝起来。更让刘君生气的是,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只要办公室里来个电话,就算家里“失火了”,丈夫都会义无反顾地奔向办公室。刘君很纳闷,“定远是家,办公室是家,自己的家就不是家么?”

唯一让刘君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来夫妻俩闲暇时外出散步的习惯一直没改,尽管机会和时间都被丈夫的逐渐忙碌而挤压得越来越少。在吹面不寒的晚风中,丈夫和妻子并肩走着。在新修的马路上,朱正刚指着静谧而柔和的路灯告诉刘君,这条路的路灯建设是他负责督办的;路过某个大型企业的厂房,朱正刚“得意洋洋”地向妻子“炫耀”,那个企业是他费了很大心血招进来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县委县政府新大楼门前,朱正刚指着九楼的那个窗户说,那就是我工作的地方……

而在那个时候,刘君平日里的那些怒气顿时烟消云散。事实上,她也毫无办法,因为她深爱丈夫,也明知丈夫深爱她,尽管他出差为她带回的丝巾颜色老气,尽管他对她的辛苦抱怨只能付以歉然一笑。

可敬可叹的生命

少有人知道朱正刚读书的时候爱好踢球,虽然工作后再没时间踢过,可他踢球时练就的一副结实身板和“刚刚的”精气神,欺骗了大多数人的眼睛。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和不间断的自我加压给朱正刚的身体健康埋下了深深的隐患。没有人知道他常年带病工作,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定远县委书记的贾朝峰有一次因为找文件,竟意外发现朱正刚办公室里有一个小盒子,盒子里放着十几种药,当时贾朝峰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种隐瞒一直持续到2009年的夏天。那时,朱正刚开始出现持续低烧症状,一烧就是半个月之久。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白天上班,晚上吊水,常常吊完水后又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2010年,他的身体开始异常消瘦,整个人像变了样,体重从原先的140斤降到了110斤。这开始引起了家人、朋友的担心和重视。

让朱正刚去医院好好地检查身体,这是一个很“纠结”的过程。尽管朋友相劝、亲人相逼,甚至为此和妻子争执,烟灰缸都摔坏了好几个,可是朱正刚总觉得自己“没什么”,他只要有一点精神,还是照样忙他的工作。为了县里的招商工作,他与同学一起远赴宁波与客商洽谈,同学劝他顺道去上海检查,并已与医院联系,可他摆摆手不愿意;从宁波回来,办公室同事催促他检查,他一忙又拖了过去;6月5日,他在县中医院检查,显示肝功能有问题,亲戚和同学劝他立即动身去大医院检查,可是他说“县里马上要去上海招商推介,回来再说吧。”这次大伙没再依他,硬是将他“绑”去了合肥。而这次愿意去做检查,他说,“我觉得精力跟不上了。”

被大伙逼得急了,朱正刚在最不耐烦的时候说,“你们天天都说我有病,我没绝症都被你们说出绝症来!”没想到一语成谶。检查的结果出来,所有人都不愿想不敢想的担忧变成残酷的现实——肝癌晚期,肿瘤大小为24×19×15,比一个正常人的拳头还要大。主治医生拿着片子说:“太晚了!太可惜了!这样的病例,如果发现得早,是可以治愈的。”

2010年6月11日,朱正刚第一次没有在7点半之前出现在办公室。这让他的生活秘书谢长青感到一丝隐隐的不安。彼时,谢长青依旧按照往常的习惯,将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朱正刚桌上的日历翻到新的一页,为他一整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做好准备。可是,时针过了上午8点,朱正刚依然没有出现。谢长青不知道,朱正刚正是在这一天离开定远,住进了上海东方肝胆专科医院。从此,他桌上的那本日历永远地停在了6月11号。

在住院的7个月里,朱正刚牵挂最多的还是工作。初期,他对自己的身体依然乐观,他对前来看望的周爱勤说,我希望快点恢复,早点上班,办公室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处理。治疗期间,他不放心工作,在医院定期召开办公室副主任会,时刻了解和部署工作,办公室的文件由专人负责定期汇总到医院,由他签批。病情一天天的严重,可是他还是坚持每天看报纸,读新闻。癌细胞的扩散让朱正刚开始出现便血症状,可病中他还挂心办公室,给办公室副主任陈邵峰发去叮嘱的短信。

2010年12月17日,朱正刚出现了第一次严重休克,生命像发丝一般脆弱。亲人朋友很紧张,几百人密密麻麻围在医院里。朱正刚挺了过来。从长长的昏迷中醒来,看清大家后,他的第一句话是,“你们都到医院里来,难道都不用工作了吗?!”

12月底,朱正刚从上海转院回了定远。此时,谁也没料到他的生命只剩下最后40天的时光。他高中时的同窗、定远县委党校教师周云来看望他,告诉他自己马上要动身去基层组织一次宣讲。躺在病床上的朱正刚,已非常衰弱,每吐一个字都异常艰难。可他还是询问了这次宣讲部署的情况,并说了一句让周云永生难忘的话:“你们下去,一定要注重效果!”此时的周云终于没能忍住,泪水夺眶而出。

2011年的1月,县里的“两会”召开了,26号正是人大代表报到的日子。而朱正刚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清晨,堂兄朱正芝走到病床前,对弟弟轻声说,“正刚,我去人大会报到了,你好好休息。”朱正刚睁开双眼,仿佛一霎那间所有的病痛消失了,疲惫的眼神中再次闪出昔日明亮的光芒。尽管转瞬即逝,但这光芒还是深深刺痛了朱正芝——他清晰地记得,去年的“两会”上,朱正刚正是自己所在的党政机关代表团的主席,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朱正刚的发言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而此时此刻,静静躺在病床上的朱正刚只是动了动嘴唇,终于再没能说出一个字来。

朱正芝急忙掩门而出。彼时,医院的窗外,大片大片洁白的雪花簌簌落下。

朱正刚在一片洁白中走了,静默而安祥,宛如他生时一样。他离开时只带走了5样东西:一支钢笔,一叠稿纸,收音机,手机和一把剃须刀。

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的不舍、牵挂和留恋。他带着对办公室工作种种的牵挂走了;他带着没来及看到定远种种规划蓝图实现的不舍走了;带着对亲人永远无法弥补的亏欠走了……不是没有眼泪,在说出那一句“我今生最大的失败就是自己”后,他抱着妻子女儿,泪落满襟;不是没有牵挂,妻子刘君哭着问他,你不要我和思思了么,他曾笑着回答“要”。

在朱正刚弥散着淡淡烟草味的书房中,桌上的那只八角形烟灰缸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尘不染、沉默安然。坐在他曾经坐过的椅子上,一抬头就能看到书橱里放着的那一张他和妻子、女儿的合影。那也是唯一的一张全家人一道出游的合影。照片中的朱正刚头发乌黑,笑容清朗,身旁偎着娇小的妻子和活泼的女儿,画面温馨而甜蜜。

现在,离他生前住处不远的地方,定远县开发区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更远处,则是一个个连片成园的大型工业厂房,机器轰鸣声传的很远很远……

新闻推荐

盛世欢歌 唱响江淮 ——市演艺公司歌舞剧院赴定远演出侧记 □赵 彬 刘培枫

盛世欢歌 唱响江淮 市演艺公司歌舞剧院赴定远演出侧记 □赵 彬 刘培枫

定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生命诠释忠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