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程茂枝周建设
“6月底的那场大水我损失两三百万,现在补种的水稻刚出穗,又碰上连日干旱,近千亩面临绝收。 ”9月7日,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种粮大户许正勇沮丧地告诉记者。 7月下旬以来特别是8月份,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晴热少雨,部分地区涝旱急转,此前补种的水稻等农作物再度遭受重创。
近期旱情或持续
今年汛期尚未结束时,本报曾在7月12日头条刊发 《抗洪莫忘保住“抗旱基础”》的报道,提醒基层干群一些灾区当家塘水毁严重,涝旱急转后或无水可用,要注意蓄水防旱。这一提醒,未料到竟完全“应验”。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8月份安徽省一直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8月11日-9月1日全省平均气温28.5℃,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2℃,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第5高;全省平均降水量14毫米,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少86%,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
受此影响,安徽省气象干旱持续发展。9月8日气象干旱监测显示:除安庆市西南部以外,全省全部出现旱情,其中沿江地区以及黄山等地部分地区为轻旱,滁州、淮南、六安、宿州、阜阳等地部分地区为重旱,其余地区为中旱。安徽省农业气象中心此前预测,9月上旬旬降水量江北偏少9-10成,江南偏少8-9成;旬平均气温全省正常略偏高。预计9月上旬全省旱情将持续并发展。
另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未来一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以多云天气为主,其中9-10日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有降水,同时10日淮北东北部午后有雷阵雨。具体预报如下:11-12日,江北多云到晴天,江南多云;13-14日,全省多云。
涝旱急转损失大
双河镇农技综合服务站站长李吉胜介绍,该镇6月底遭遇洪水袭击,水退后镇里立即组织补种水稻1.8万亩左右。但从7月20日至今基本无雨,水塘干涸、河流断流,近三分之一的补种水稻面临绝收,中稻也因高温热害减产三四成。许正勇补种的2000多亩水稻“正在出穗,有近千亩的田块裂缝有手指那么宽。 ”在定远县七里塘乡,旱情同样严重,5个村居受旱,全乡三分之二旱田绝收。而在皖北,旱情也正在发展,宿州市埇桥区顺河乡周寨村副书记杨彦伍介绍,当地正遭遇几年来未曾有过的大旱,玉米因缺水提前收割,预计要减产一半左右。大豆正处于灌浆期,也将严重减产。
目前,农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水可用。杨彦伍说,北方由于此前没有大的降雨,水塘和水库没有存到水,河流也已断流,现在农业灌溉只能依赖十几眼机井,水量很有限。在双河镇,前期的洪水也没能为当前的旱情解困,“塘里存的水根本不够用,连丰乐河支流的水都被沿途的群众抽干了。 ”许正勇只能眼看着快成熟的稻子一天天枯萎。
“毛细血管”盼畅通
许正勇告诉记者,当地很多水塘年久失修,塘底基本被淤平,里面长满了水草,挤占了库容,根本蓄不上水。对此,东至县洋湖镇镇长徐洪河深有同感,当地的很多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安全基本上没有问题,但下游沟渠不畅通,导致水“放不远”,水路长的地方用水很难。但徐洪河同时也认为,“小水利的建设量太大,完全依赖政府项目也不现实,可以鼓励种粮大户等社会力量兴建水利设施,政府适当给予补贴。 ”
除了盼望加大水塘水库以及渠道等建设力度以外,种粮大户们还盼望把抗旱配套设施建设好。许正勇说,自7月下旬旱情出现,他就使用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提水灌溉,但由于村里电压不稳,抽水的电泵烧坏了好几台,严重影响抗旱效率。 “希望能够加快电网改造的进程,同时在河流沿线增设一些提灌设备。 ”徐洪河也表示,当前小水利设施维护以及旱季水路调度等严重“缺人”,如何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科学抗旱也是一大待解难题。
新闻推荐
视和报纸等多种渠道,关注省党代会。图为该县定城镇党员干部在学习党代会精神。 本报通讯员 冯再雷 摄
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定远县党员干部通过网络、电视和报纸等多种渠道,关注省党代会。图为该县定城镇党员干部在学习党代会精神。本报通讯员冯再雷摄...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