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明兵
“9月1号开学报名时,定远县各小学要求进城买房的农民,小孩要上学,必须把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籍,不然就不准上学。有的找到关系的就进校,没关系花钱也上不了学。 ”近日,定远县一读者如此向记者反映。
该读者说,他家有个亲戚住在定远县城一小区,房子是买的,有购房合同,但没办房产证,按规定该小区的学区在定远县民族小学。开学时,他亲戚去给孩子报名,教育局要求学生家中三代人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小孩才能进小学,农民以土地为生,三代户口都转来转成非农业户口,今后依靠什么生活呢?
他向记者传来一份定远县教育体育局公布的 《关于2016年定城内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告》,通告要求,具有城区家庭户籍的儿童,且户籍与父母居住房产一致的,携带户籍簿、房产证原件到学区所在学校报名。户籍不在定城,在定城有固定住所,进城务工及流动人员子女入学,就近到定点学校。
9月6日,记者将此情况反映至定远县教育局,该局一工作人员表示,让家长带相关证件找民族小学校长。当晚,该校一老师给记者发来短信表示,学校绝没有要求家长转户口之说,今年是定远县均衡教育接受国检,城内严格控制大班额,你所说的学生可能不符合我校入学条件。
9月7日,记者联系6日发短信的电话号码得知,发短信的是定远县民族小学杨校长。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要求两证齐全,也就是有户口本和房产证的,这是完全符合进入民族学校就读条件的,如果没有户口本,只有房产证,有特殊情况的,也可以考虑。如果连房产证都没有,只有购房合同,那一定要求是正规的购房合同,并且交齐房款,这也可以照顾,照顾的前提条件是班额未满。该校今年一年级招6个班,每班46人。再等几天,如果有学区内的学生不来报名,才会有缺额。
反映问题的读者表示,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农民攒足了劲,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就是为了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但教育局却要求必须有城镇户籍,才能上更好的学校。孩子户口如果转到城里,以后可能就会失去土地,又该如何生存?这个政策是否也能变一变呢?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定远县炉桥镇在美好乡村的建设中,以乡风文明为着重点,用先进文化引领美好乡村建设,打造千年古镇新风貌。该镇坚持城乡统筹,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