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凤阳县以实施“百万亩吨粮田”工程建设为抓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据悉,该县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0.3亿元,粮食总产74.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26元。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09年该县粮食种植面积190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总产74.6万吨,比上年增长6.8%。2009年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07个,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36家,规模养殖成为主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全县日处理小麦能力4000吨,成为全省主要粮食产品加工基地县。
创新农技服务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凤阳是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县农委组织农技人员开展“1+10”科技入户示范,采取一个农技员联系10个示范户、建立一批示范田、推广一批新技术、带动一批辐射户。目前,全县100名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有序开展,在全县建立10个示范基地、1000个科技示范户和550个辐射户。2009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高效集成适用技术200万亩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80场次、科技赶集100场次、展示新品种76个、示范新技术33项、发送手机短信2.1万条。
探索农民资金合作社发展之路,提升农村金融创新水平。为解决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2008年,该县在全省率先成立首家县级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11月底,已吸收存款8000万元,发放贷款7500万元。积极发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目前,农民资金合作社已发展到56家,入股资金1261万元。同时又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联合会,52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3家龙头企业、7家金融机构和县信用担保公司等成为首批会员单位。(王玉宝 徐德明 郭如亮)
新闻推荐
凤阳县成立大学生村官协会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