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凤阳县把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群众生活、增进社会和谐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通过采取培训致富能手、实施民心工程等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加快了和谐社会建设。
突出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农民科技实用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班以及“农家书屋”工程,让每个农民都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使每个村都有种养技术能手。在他们的带动下,靠科学技术积极改善种植业结构、改善农作物品种、搞蔬菜大棚生产和搞养殖、搞加工等已经成为凤阳新时期农民生产致富的主流。
全力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武店镇於陆村有4条泥泞的土路,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村民陆焕周在召开村民代表会时主动捐资13万元帮助村里修建道路,解决了村民生活困难筹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筹资约380万元,其中个人捐款就达到97万元之多,占总筹资额的30%,充分体现了农民参与一事一议试点工作的积极性。2009年,该县投入2900万元完成118公里“村村通”民生工程,99%行政村通上水泥路;投入225万元完成9个乡镇客运场站建设,督促客运企业增开、新开农村班线,并将线路延伸到村,目前全县90%的行政村通上客运班车。
弘扬社会主义新风,确立一批模范家庭和模范人物。该县广泛开展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孝贤之星”等评选活动,并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现在敲花鼓、扭秧歌、打腰鼓、吹唢呐、拉二胡、舞狮子的在全县乡村到处可见,他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马顺龙)
新闻推荐
安徽科技学院面向全国招硅产业本科生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