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只要一个电话,村里的专业防治队就过来,帮我家小麦喷药、防治病虫,县里还给我发放了尿素、农药等物化补助。不久前,又将省里下发的救灾补助打到了我家的‘一卡通\’上。”看着自家科技示范田才被喷完药的小麦,凤阳县总镇镇天津铺村的李老汉笑逐颜开。这是凤阳县加强农作物田管、建设百万亩吨粮田的成功做法的缩影。
眼下正值凤阳县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为了有效指导农户进行合理用药、科学防治,使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为全县的百万亩吨粮田建设夯实基础,县农委向所有农技人员发出了手机短信,近期取消了节假日,向全县派出了4个指导督查组,并在全县范围内,分别以村或农业种植大户为主体,成立了35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供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用药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等“四统一”。为了使进入合作社的农户,能够从一名普通的种植户转变成合格的专业防治队员,该县农业部门对这些农户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截至目前,该县已有200余名农户经过培训,成功的转变成专业防治队员,完成全县小麦统防统治面积6万余亩。植保专业合作社的一名植保服务队员算了一笔账:我们一亩地打药仅收取费用5元,每天能够为农民朋友打30多亩小麦,服务费就是150多元,另外,我们合作社统一为农户优质优价提供药剂,一亩地可便宜2块钱左右,通过科学的统防统治,小麦亩产可增产50斤,大约增效45块钱,加上2块钱药钱,就是47块;总之,实现了我们创收,农户受益,既节本、又增收,一举多得。
(马顺龙 徐德明)
新闻推荐
凤阳为中小学生撑起安全“保护伞”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