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罗孝海 喻 松)8月15日上午,滁州市召开千亿元硅(玻璃)产业调度会,听取凤阳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关于硅(玻璃)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为硅产业发展把脉会诊,研究对策。会议强调指出,千亿元硅产业是滁州市“十二五”时期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聚力攻坚,确保滁州市硅产业迅速突破。市委书记韩先聪、市长江山、副市长王图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韩先聪指出,千亿元硅产业是市委市政府从滁州实际出发,依托凤阳县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大力发展硅产业,加快推进硅产业优化升级,奋力打造“千亿滁州”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举措。他肯定了近几年来滁州市硅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硅产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问题。我们既要看到硅产业发展的客观问题,更要看到存在的主观问题,重点从主观上面找原因,既要钻进去,还要跳出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开思路,抓住关键,扭住重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韩先聪强调,要积极转变硅产业发展方式,拓展视野。要坚持“两依托一调整”不变,紧紧依托凤阳的矿权资源和存量企业,进一步调整思路。在方法上以资源换产业,以环境控资源,以平台来创环境。要果断决策,迅速推进,全力突破。要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当前的焦灼状态,一要迅速成立硅产业建设指挥部,攥紧拳头,全面发力。二要精细谋划,分解责任,责任到人。要进一步聚焦、整合力量,把全县的精干力量、最得力的人放到硅产业建设第一线。要建立机制,实行市县互动,随时调度,随时研究。
韩先聪强调,资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要认真梳理分清在手项目存在的问题、原因、责任,在8月20日之前与项目方进行全面的对接,推动项目早日落地。要迅速出击,快见成效,组织精干力量,扭住关键环节,实行扁平化操作,重点解决好土地、矿权、环评、申报等方面问题。市直各部门要主动上前,组织力量,搞好服务。从本月底建立月报告制度,定期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搞好工作调度。
江山在讲话中详细分析了滁州市硅产业在发展上存在的产能和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能耗高、矿产业竞争力不强、土地要素保障不到位、审批程序制约多等问题及原因,要求各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思路,调整策略,抓住重点,创新机制,力求突破。
江山强调,在硅产业招商路径上,一要从整体上了解硅产业发展情况,特别是外地上了哪些项目,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二要对产业链进行认真分析,在产业发展上把握好资源型、友好型、节能型、竞争型“四型”要求。三是对现有的引进项目要围绕关键性、敏感性、先进性、主动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对现有硅产业企业的布局做一次全面摸排。在要素保障思路上,主要是要解决好土地问题。要对行业用地进行分析,制定标准,规范项目用地。在用地思路上要处理对内对外的问题。对外首先要做好独立选址,其次是争取点供指标,三是要追加供应。对内要做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文章,学习外地经验,盘活土地资源,对开发与开矿进行“双约束”,始终掌握主动权。
就当前具体工作,江山提出,一是对国内市场进行一次调研,二是进一步整合力量,成立专业的领导班子专门抓硅产业,三是尽快出台政策,吸引具有牵引性的大项目落地,四是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双约束制度,五是把安全、环保工作同步考虑。
新闻推荐
凤阳“三民”大走访重抓落实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