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四把钥匙”开启致富门 ——凤阳县科技兴农见闻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来源:滁州日报 2011-08-12 17:1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四把钥匙”开启致富门 凤阳县科技兴农见闻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近年来,凤阳县通过“四堂课”把致富的“金钥匙”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凭借这把“金钥匙”,该县打开了“绿色致富”之门:目前,全县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小区(场)达349个,其中市级15个、省级4个、国家级2个,共拥有省市级龙头企业26家,其中省级8家。该县科技对农业增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490元,同比增长12%。

开设阵地“中心课”

近年来,该县每年都开展许多批次的专题培训班,按照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协会带头人和技能型人才等进行分类指导培训,使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继而该县以县委党校和农技推广中心为主阵地,开设“中心课堂”,对这批人及科技特派员、村干部等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其形式一是“走出去”,到先进地区、村庄和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二是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授课,辅以动手示范、交流互动等,增强了培训效果。

通过强化培训,目前全县“农村致富能手”已带出3000多名“土专家”和“田秀才”,并使大部分村官都能牢固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

举办灵活“流动课”

7月19日上午,在板桥镇岗子村一片稻田里,十几位村民正认真地听农技专家讲低温情况下水稻田管技术。这是该县“流动课堂”的一个缩影。

该课堂的组织者是县和乡镇农业、科技、计生、妇联等部门,其主要任务是把广大农民所需要的农村实用科技送到村庄农户,送到田间地头。

“有了‘流动课堂\’,我们农民足不出户,学技术真方便多了!”武店镇农民刘凤霞直夸这是科技推广的一种好形式。

县农委负责人常昕说,“流动课堂”的特点在于流动,哪里需要就“流动”到哪里,一年四季根据季节特点设置课目,通过“流动”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受益。仅今年以来,该县“流动课堂”就在全县开设40场次,共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帮助农户解决种养难题60余个,维修大中型拖拉机200多台(套)、调式保养大型联合收割机50辆,发放技术资料、书刊50000余份,使10万多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上好示范“实践课”

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名誉科技副主任时全被誉为“蔬菜大王”。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蔬菜面积在短短3年时间内从0亩发展到了300余亩,种植户达80多户,新建钢管大棚620座。每个月,县里相关部门都要组织许多菜农来大王府大棚蔬菜示范园里上“实践课”。

该县开办的农业科技“实践课”,是以政府、集体或农民自办的种、养、加等各类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兴办者现身说法或让群众直接参与过程管理,从中学习和掌握有关技术,增长致富本领。据悉,像这样的“实践课”,目前全县每个乡镇、每个村(社区)都有。

补足冲浪“网络课”

该县利用“远教+支部+协会+农户+产业”模式,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开设了“专家课堂”,把站点办成农民文化夜校、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活动室、农业科技学校、农村计算机培训基地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室等,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先致富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来抓,针对通过远程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该县还不定期地组织县内农技员或外聘有关专家,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给农民面对面地讲解。

新闻推荐

谨防教育乱收费“死灰复燃” 司家宏

谨防教育乱收费“死灰复燃” 司家宏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把钥匙”开启致富门 ——凤阳县科技兴农见闻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