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凤阳是个好地方》方唱罢,新疆歌伴舞《边疆处处赛江南》就登场,凤阳花鼓传承人孙凤城的花鼓展示刚结束,地道的新疆手鼓热舞《太阳之子》又开始……10月23日上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门前歌声嘹亮、舞姿动人、掌声不断,第四届中国农民歌会小岗村分会场再次唱响“大地欢歌”。凤阳县本土演员和安徽省援疆对口地区新疆皮山县歌舞团的演员们,为当地农民朋友们联袂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大餐,不仅唱出了新时代新农村农民和谐幸福的生活面貌,还为汉维两族群众浇灌出一朵芬芳美丽的友谊之花。
33年前,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用鲜红的手印“按”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农村从这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文工团在参加完全国农民歌舞邀请赛和22日晚的农歌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之后,主动要求赴小岗村,为“大包干”发源地的农民群众演出。
听到农歌会新疆皮山演出小分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附近来自小溪河、大溪河、板桥镇等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早早赶来了,来观看这场期待已久的金秋大戏。
演出在荣获过华东六省一市双金奖的《春风吹绿花鼓乡》歌声中拉开帷幕。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文工团的32名演员和凤阳县农民艺术家一道,你方唱罢我登场,充分展示了维吾尔族歌舞、乐器的独特魅力,看得观众如痴如醉、连连喝彩。《春到皮山》《美丽的和田》……“我们这次一共带来了19个节目,想多为安徽人民表演,互相学习,多多交流,感谢安徽对皮山的无私援助。”皮山县文工团团长阿布拉江说,“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今天来到凤阳,才知‘凤阳也是个好地方\’。”
艺术家的节目轮番表演,载歌载舞,高潮迭起用生动的表演,向人们展示党的好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皮山县的黄梅戏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把演出推向高潮,笛子、手鼓、巴拉曼、唢呐等乐器的美妙演奏和男女两位维族艺术家略带新疆味的黄梅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欢乐,营造出维汉两族群众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的氛围。
作为“主人”,凤阳县也照例亮出了自己的绝活——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将原汁原味的滁州本土特色献给来自远方的客人。演出压轴大戏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凤城老人表演。往日的花鼓作为谋生的手段,更多地流淌着生活的艰辛,如今欢快的花鼓再次响起,唱出的是咱老百姓心中的喜悦,跳出的是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欢畅。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地道的民族歌舞送到家门口,给我们小岗农民带来了艺术享受。”小岗村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则争相与皮山县的演员合影留念。
一首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歌回荡在小岗村刚刚秋收过的田野上,灿烂的阳光下,是村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笑脸。
新闻推荐
凤阳结合实际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