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及民营企业的崛起,凤阳县的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该县市场型、双薪型、老板型等“三型”农民不断涌现并日益壮大起来。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58元,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3650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市场型”农民,田地外边收获“票子”
7月23日一大早,府城镇古城村小沈夫妇俩就驾驶着三轮车去县农贸市场批发蔬菜,然后拉到集市上去卖。小沈说:“土地不多,又都是机械化生产,农活一年到头忙不了几天,其他时间天天跑集市做买卖,一年下来少说也挣个两三万。”在凤阳县农村,像小沈夫妇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近年来,凤阳农民纷纷进城入镇安家落户,从事多种行业。据统计,目前该县“市场型”农民已达8万人以上。
“双薪型”农民,企业里面收获“金子”
“我在德力公司入驻凤阳不久就到公司成了上班族,一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现在是地里一份收入,厂里一份工资。”凤阳县德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王长东数着新发的一张张百元大钞,脸上溢满着惬意。近年来,该县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数万名“泥腿子”过上了“上班挣工资,下班做农事”的双栖生活。据统计,“双薪型”农民的年收益平均在18000元以上,全县增收超过6亿元。
“老板型”农民,发展经济收获“位子”
近日,安徽德力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卫东被推选为省、市政协委员和凤阳县政协副主席。在凤阳,许多像施卫东这样的民营企业家,靠着对全县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政治地位也得到大的提高。近年来,凤阳县通过信息服务、技术培训、资金扶持、降低门槛等举措,鼓励和扶持农民干事创业,兴办企业,造就大大小小的老板经理10000多人,其中有许多当选为市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或被推选为市县乡(镇)政协委员。
新闻推荐
我市妥善处置凤阳县一村民家中爆炸事故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