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校车试运行启动仪式
江畔淮左的滁州,人文荟萃,底蕴丰厚,兼具吴楚淮扬之韵,并蓄江淮湖涧之风,千百年来素为重教兴学之州。“十一五”计划以来,全市大力实施“科教兴滁”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育结构日趋合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服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滁州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值此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现特推出“滁州教育发展巡礼”系列专版,以近年来滁州市各县市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纪实,献礼党的十八大。
规范管理打基础 加大投入促发展
——凤阳县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凤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 ]
在凤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凤阳县教育局围绕抓安全、保稳定、打基础、促发展这一总体思路,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教育思路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育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教育硬件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近三年,全县教育投入累计达11.61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4.72亿元,凤阳县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连续四年被评定为省级优秀等次。
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加紧实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凤阳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12个,总建筑面积48260平方米。其中2011年和2012年规划实施中都南苑幼儿园、中都西苑幼儿园、临淮关镇中心幼儿园、门台镇中心幼儿园、总铺镇中心幼儿园、大溪河镇中心幼儿园、武店镇中心幼儿园、刘府镇中心幼儿园等8个项目,总建筑面积32076平方米。此外,还计划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新华幼儿园和刘府中心小学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目前,中都南苑幼儿园、中都西苑幼儿园2个项目已完工,临淮关镇中心幼儿园正在进行一层主体施工,其余5个项目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计划12月底前完工。
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凤阳县自2009年开始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来共实施校舍安全工程项目477个,总面积385896平方米,其中加固项目312个,面积211562平方米,重建项目165个,面积174334平方米,对应消除三类重点校舍面积332022平方米。目前,最后一批36个项目已全部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计划10月底前全部竣工。
努力办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2010-2012年,凤阳县共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学校241所,其中:2010年项目学校122所,2011年项目学校68所,2012年51所。目前全县已建成留守儿童之家220个,惠及留守儿童17000余人。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各项目学校坚持定期举办感恩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益智比赛活动和体质体能锻炼,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他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育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健全人格。
加强制度建设,逐步规范教育管理
近年来,凤阳县教育局从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入手,先后制定和修改完善了《凤阳县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教研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凤阳县2011年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奖励办法(试行)》、《凤阳县教育系统基建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效能建设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凤阳县教育局公文办理制度》、《凤阳县教育局印章管理办法》、《凤阳县民办教育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凤阳县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和工作规范,使凤阳县教育管理工作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也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制定教育规划,促进教育科学有序发展
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各种教育规划。一是科学制定《凤阳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招标确定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凤阳县城区规划区内的中小学布局进行统一规划,获县规划委员会批准。全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正在积极准备过程中。通过布局规划,为学校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努力实现凤阳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做好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结合全县城区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统一谋划,促进学前教育与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完成《凤阳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稳步实施。三是做好职业教育规划。围绕建设职教大县的目标,在统筹考虑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机电工程学校等职教资源的基础上,对凤阳县职业教育进行统一规划,修订完善了《凤阳县“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制定了《凤阳县职业教育五年(2011-2015)强县计划》,以促进凤阳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师资水平有所提高
凤阳县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校长、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高。一是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相关制度。二是每年按计划招聘160名左右的教师,逐步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目前凤阳县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达100%,初中达98.05%,高中达93.98%。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发现、培养骨干教师,为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建立并逐步完善骨干教师库,定期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为师资落后的偏远学校上示范课,带动和造就一批优秀教师,提高凤阳县整体教育质量。四是高度重视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自学与电化教育相结合,专题业务培训与专项教研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教师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改进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培训力度。
启动校车试运行,解决学生乘车安全
开通校车,需要较大的财政投入。尽管县财政存在一定压力,但为了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凤阳县委、县政府组织教育、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校车试运行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5月28日上午,凤阳县在政务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校车试运行启动仪式。全县19所学校率先开通校车,投入校车55辆,开通线路47条,接送小学生1617名。目前,校车试运行工作开展顺利,今后将根据试运行情况,逐步扩大校车运行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乘坐上安全舒适的校车。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凤阳县2010年和2011年实施扩建城西中心小学,新建西华路小学、凤阳中学新校区和滁州电大凤阳分校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城西中心小学扩建项目、西华路小学和滁州电大凤阳分校新建项目已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6322平方米,共投入资金约2400万元。2011年8月1日,凤阳中学新校区开工建设。新校区占地面积420亩,规划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计划投入资金4.5亿元。为按时保质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建设工地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难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新校区所有单体建筑物已全部主体完工,工程进入装修阶段,计划12月底前举行凤阳中学新校区启用仪式。
城西中学新校区建设被列入凤阳县2012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争取开工项目,办学规模设计为48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预算总资金7550万元,一期工程计划2013年底前完成,征地73亩,建设满足24个班级规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等。目前,该工程立项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征地工作,计划2012年底前完成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凤阳县近五年来新增音体美专业教师近500人,音体美器材投入400多万元。鼓励并大力支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各中小学艺术教育在继承凤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加以创新。县实验小学让“花鼓”与“凤画”走进课堂成为校本课程,为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尝试。府城小学将经典诵读与德育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孩子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009年8月,凤阳工小手球队在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上以全胜战绩勇夺冠军。2010年7月,凤阳工小手球队代表国家出征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三十八届“英特拉姆杯”世界手球锦标赛,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同年8月,在“育才杯”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上再次荣获男子甲组冠军。在滁州市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凤阳县中学生代表队分别荣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学校阳光体育运动2008年获得全省三等奖、2010年获得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表彰。
抓住机遇扩大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凤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于2006年5月在原凤阳县城东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建立。通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占地达200余亩、总建筑面积为21211平方米、教职工146人、校本部在校生1800多名;开设了以硅酸盐工艺、数控技术、电子电工等为主导的8大综合专业,建成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和人才培训中心。2008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职教中心新征土地100亩,扩大了校园面积,投资近40万元,购置8台普通车床并已安装投入使用。凤阳县高度注重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加大职教投入,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由30%提高到40%。同时县财政对重点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各职校办学能力和水平逐年提高。
凤阳县教育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凤阳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供稿/凤阳县教育局
建设中的凤阳中学新校区
凤阳工小手球队在“育才杯”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上再次荣获男子甲组冠军
新闻推荐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