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30多年前,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带动了滁州地区的整体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滁州市经济发展一度位居安徽省前列,当时有着“合(肥)老大、滁(州)老二”的说法。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滁州被一些后来者赶超了过去。随历史的车轮步入新世纪,加快发展步伐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加强民主监督,促进反腐倡廉;如何加强源头治理,构筑惩防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如何不断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服务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兴业的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效能建设不是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是思想和意识的“脱胎换骨”。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被誉为“城市名片”的机关效能建设工程让滁州焕发勃勃生机。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场没有句号的革命。
2008年2月27日上午,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时任市委书记韩先聪要求全市上下要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迅速紧起来,动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蓬勃向上、加快发展的生动局面。4天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部署,强势推进滁州市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改进 “两风”、增强“两情”,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滁州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奋力倔起,研究决定成立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组。紧接着市效能办成立,并在《滁州日报》向社会公布市效能办的地址,电话、传真号码,电子信箱以及考评督查组的电话号码。
平地一声春雷响,惊得万物醒梦乡,花草树木竞相绿,山川将欲换新妆。
2008年3月29日《皖江晚报》和4月3日《新安晚报》先后以《滁州效能建设该动真格》和《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内“黄牛”成群》为题,反映滁州市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市委有关领导写信,就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出意见。
这,无疑如同一记重磅炸弹,重重地砸在人们耳边。
2008年4月8日《滁州日报》第一版全文转载两篇批评报道,同时刊登了时任市委书记韩先聪对此事的批示,他要求通过坚决有力的整治,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取信于民。媒体的批评性报道,为滁州市推进新一轮效能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委敏锐地决定以此为契机,抓住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放,全面启动、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通过统一行动,集中整治,全面优化,提速提效,使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坚决有力的整治,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取信于民,把滁州建设成为全省乃至泛长三角地区内办事效率最高、行政行为最规范、服务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为推动滁州大发展、大跨越,创造良好环境。
“效能追踪”、“效能观察”、“政风行风热线”等栏目正式刊播,市机关效能建设社会监督员领证上岗,《关于开展机关“百日提效”行动的实施意见》正式下发,效能建设“六查六看”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圆满开展……就此,一场以为加快滁州崛起进程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的效能风暴席卷皖东。
“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全市机关效能低下,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好转,就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办事不像以前那样复杂,很多手续和过程被简化,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为企业节约了很多运行成本。”1997年招商引资落户滁州的行田电产有限公司见证了滁州效能建设的始末,该公司管理部主任刘若如是说。
安徽侨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是由香港侨威集团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当初选择滁州,一方面是看中了滁州的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滁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的工作也给集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徽侨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飞虎在谈到滁州效能建设时翘起了大拇指。陶飞虎告诉记者,“企业刚落户滁州时,正赶上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第二轮流程再造,在实施基建收费‘一表制\’的基础上,审批时限、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分别压缩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了企业建设投产速度。”
全市效能工作围绕“冲刺目标靠竞争力,决策落实靠执行力,效能建设靠杀伤力”要求,开展了“54321”行动,再掀效能风暴,再推效能革命,不断深化“效能滁州”建设,全力为跨越发展,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好滁州保驾护航。
西涧春潮起,琅琊松风急。2012年3月,刚踏入初春的滁州依然寒风料峭,冷意袭人,但在皖东广袤大地上却处处暖流涌动,为奋力追赶跨越、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市上下早已奏响了龙年新春的第一乐章。
2012年3月8日,全市效能建设大会隆重召开,市委书记江山在大会作出了“冲刺目标靠竞争力,决策落实靠执行力,效能建设靠‘杀伤力\’”的论断,明确提出“不勤政也是一种腐败,可能还是更大的腐败”,对效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全市效能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说起效能,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滁州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滁州的跨越发展史就代表着一部效能史,滁州发展的快速推进整体反映了滁州市效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卓越成效。
“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立足效能建设实际,深度谋划,确立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服务发展大局,为滁州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市纪委常委、效能办副主任鹿楠烽这样评价全市效能建设工作。
银屏上,演员蒋雯丽一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法式小面包,还是盼盼好”,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了这种弥漫着浓郁法式风情的代餐点心。而如今,滁州人也能吃上本地生产的法式小面包,这些都要归功于市开发区招商引入的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项目。
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镕骏告诉记者,“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亿元,2010年5月开工,不到1年时间,一期10万㎡厂房顺利建成,51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产,截至8月底,产值已达2亿元,预计明年产值能达到8个亿”。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19亿元,半年接近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半年均达到或超过2008年全年;财政收入77.6亿元,进出口总额6.6亿美元,工业总产值722亿元,半年接近或超过2009年全年,其中财政收入半年超2009年全年近1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半年达到2010年全年水平。
盘点今年上半年滁州的经济,用又好又快发展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快速发展的事实很好地诠释了滁州市作风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
揭开效能建设的特殊面纱,沿效能“纹路”剖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效能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除了依靠其组织保障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之外,以行政服务中心平台、招标采购阳光交易平台、帮办帮扶中心平台等建设为依托,构建起效能架构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值得强调的是,效能建设与平台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全市机关效能建设以三大服务平台为载体,科学配置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各大平台在效能建设的发展和推动下,以低廉的交易成本、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塑造出了城市独特的竞争优势。
创新行政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实现“两降低、两提升”。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一直秉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致力于依法有效处理政府后台与行政服务中心前台的关系,行政服务和政务公开的关系,以流程再造强化服务能力,建立起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核心的、以联合审批为主要特色的“一站式”高效政务服务机制。经过不断创新与加强管理,实现了行政成本、商务成本的两降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两提升。
构建招标采购阳光交易平台,强监管促廉政。采购交易平台运行以来,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平交易,规范运作,治理防范招标采购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一手抓机制创新,提速提效,为政府有效节约资金。先后设立“一委一局一中心”(招标采购管理委员会、管理局、交易中心)的分级管理平台,创立“机制分权、监督分段、审查分级”的“三分”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招投标办法与制度,市级财政资金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国有资产增殖效益明显,营造了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招标采购环境,打造了集中统一,规范高效的招标采购交易平台。
创建帮办帮扶中心平台,解难济困助发展。为帮助企业解决投资与运营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帮办帮扶中心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市级领导高位推进、部门联动解困、专题专项调度、三级接力倒查落实、约谈约束、全程代办服务等六项机制,努力做到“企业大门内的事企业管,企业大门外的事政府办”。从双帮工作方案的制定、帮办帮扶技能的提高、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攻坚行动、建立企业帮扶接待日制度,加大重点项目督查力度等方面,为企业帮困解难,提供全程式、保姆式服务。现已走出符合滁州实际、体现滁州特色、彰显滁州品牌的服务创新之路。
有权必有责,问责须亮剑。建立有效的监督问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也是市效能办的“尚方宝剑”之一。
效能办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任务、群众投诉或效能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全程跟踪、督查。通过明察暗访、会议点评、工作约谈、倒逼自查等方式,完善督查模式,改进工作作风。 (下转第六版)
科学发展创伟业 冲刺跨越铸辉煌
喜迎十八大特别报道
【
2008年2月,市委、市政府面对滁州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找出束缚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讨论中,大家集中反映的问题是:滁州机关效能低下,推诿扯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干部群众热切期盼滁州有大发展、大变化。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推动科学发展、加速追赶跨越、奋力实现双超”为主题,工业强市与城镇化双轮驱动,“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为目标的发展思路。经过讨论,全市上下达成共识: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弘扬大包干精神,从机关内部管理着手,进行自我变革。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突破口和总抓手,提高机关执行力,为滁州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市情,紧紧围绕“五大战略”和冲刺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坚持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总抓手,经过四年多的奋斗,已将滁州市从“被迅速崛起的中部、快速发展的东部双重边缘化”的不利局面中拉出来,全市上下正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苦干,顽强拼搏,为推进城乡建设打造美好滁州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新闻推荐
我市广大干群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