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老少爷们坐一起讨论讨论,快开两会了,大家伙有啥需要反映的,我会把大家反映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带到两会上去,你们说我来记。”我们看到她时,她在凤阳县临淮关镇淮滨村村政府会议厅,周围围坐着村民们。那一刻,在村民面前,她在倾听、记录与解释。她连任了凤阳县五届人大代表、她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她是凤阳县临淮关镇淮滨村支部书记,她叫李雪梅。
1999年3月她通过“两推一选”当选上蔬菜村支部书记。那会子,她面临的是这样一个临淮村:承包期为30年的400多亩水面的承包费用早已支出一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为零,村干部的工资欠发一年多,干部、群众意见纷纷。这样一块难啃的骨头摆在了李雪梅面前。村里没钱发,没地卖。怎么帮群众重新找回致富信心?李雪梅先从村级事务做文章。建章立制,实行村务、财务、公务三公开,把一切村级事务“晒”在村民的眼皮底下,让村民代表和普通群众监督干部经济、作风问题。
几年来,李雪梅自掏路费和学费,到县农技推广部门、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科院等单位进行学习并邀请农业专家到村讲课达20多次,培养蔬菜能手20多名,在全村掀起以先进技术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热潮。2002年还成立了蔬菜村“农村经纪人协会”。几年来为村民增加效益100多万,仅今年她带头新建的400亩绿色无公害钢架大棚蔬菜基地,就又为村民增收130多万元。村民因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种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以往增长了40%。
有着12年村支部书记经验的女领导,眼中既有宏观政策,也会有微观细腻的巧心思。淮滨村位于城乡接合部,乡不乡、城不城,百姓的思想观念也最不统一。怎样才能在村里形成乡风文明和谐的美好氛围?李雪梅想起了“文艺搭桥”这个巧办法。在淮滨村,凤阳县第一支锣鼓队、第一支腰鼓队就这样组建起来,经常受邀到其他乡镇表演。
新闻推荐
凤阳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迎佳节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