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凤阳县这个因为凤阳花鼓和小岗村而闻名的地方,近年来人社工作成绩斐然,连续4年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县,2012年,该县人社局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个先进单位的领头人,就是同年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县人社局局长丁传松。
2006年5月,丁传松从乡镇走马上任县人社局局长。为了破解每年都会遇到的企业招工难问题,2011年,丁传松大胆创新,率先在全市首创村级信息员制度,为全县228个行政村和农村社区配备了专职村级人社工作信息员。村级信息员将本村所有劳动力信息录入电脑,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每月一更新,实现动态管理。
2012年6月,凤阳国际大酒店即将开业,急需招聘200名员工,酒店老总找到丁局长“求援”。丁传松立即安排就业信息网负责人把酒店的招聘信息发布到镇村。3天后,300多名城乡劳动者来到凤阳国际大酒店填表、咨询、面试……招聘会当天,酒店就初步录用了161人。
“就业工作和互联网实现‘互联\’,富余劳动力和岗位实现‘互联\’,政策效力和民生诉求实现‘互联\’,靠的就是创新。”丁传松说。机关事业单位遗属补助由县养老保险中心统一发放;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信息化管理系统;“外转病人”住院医疗费由医保中心结算后,直接转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这些举措,既是“大包干”精神的延续,更是70多万名凤阳百姓福祉的制度保障。
从农家走出来的丁传松深知农民工的不易。2009年,凤阳县先后发生“云南水富县农民职业病事件”和“6·21特大爆炸事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丁传松除经常不分昼夜参加各类会议外,还先后3次西赴四川、南下云南,详细核实当事人具体情况,和当地劳动部门协商赔付工作。足足一个月,他每天晚上都要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耽误一天工作。
为让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他主动与县建设、工会等部门协调,在全县推行《建筑工人用工手册》和工资发放监督员制度。2011年,凤阳县人社局将凤阳城乡的70多个建筑工地、1万余名建筑工人全部纳入用工手册管理范围,由工资发放监督员按月登记发放工资情况。实施这项制度以来,凤阳县没有发生一起建筑领域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作为一个做了肝脏全移植手术的人,丁传松需要长期服用抗排异用药,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7年来,从手术到现在的服药,丁传松都严格按照医保政策规定报销医药费。县工业园区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是他任职期间招商引进的,曾有一个企业在他的大力帮办下,企业规模逐步壮大,企业老总在实施内部奖励时,主动要求奖励他一台小汽车,也被他婉言谢绝。
在凤阳鼓楼上,上书“万世根本”4个遒劲大字,在丁传松的心里,就业社保就是民生根本,就是“万世根本”,而他也一直为此奋斗着、奉献着、忙碌着……
新闻推荐
凤阳非遗保护成绩显著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