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不论高温酷暑还是寒风凛冽,家住在凤阳县武店镇的80多岁武长永老人,总是默默无闻地坚持义务打扫厕所。他这一善事,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2013年5月被滁州市评为六佳事迹,2013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2001年,武店烟草收购站被划并撤除,院内的公共厕所的看管、清扫人员因无工资不再继续打扫厕所,然而附近的居民及过往行人前来入厕者每天不少于五六百人次,因无人看管,粪便遍地,臭气熏天。一天,一位老人拿着铁锨、扫帚,拎着水桶,不声不响地走进公厕清扫粪池,冲刷地面,不断地打药。这位老人就是住在武店镇原烟草收购站斜对面的居民武长永,他每天带着工具坚持义务打扫厕所,并协调菜农把粪便运走,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武长永,现已87岁,是一名下岗职工,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2001年,他一开始打扫厕所时是瞒着家人的。天还没有亮,他就起床了,便拿着自己买的扫厕工具来到厕所,一遍又一遍打扫卫生,在附近的水池里拎着一桶又一桶水冲刷着蹲厕池。待到把厕所打扫完,回到家里,老伴问他起那么早是去干什么的,他便说是上厕所的。第二天,第三天,一直到第五天,老伴起了疑心,在早晨悄悄地跟在武老的身后方才知道他在打扫厕所。
老伴和他的子女们对武老义务打扫厕所的事起先并不理解,但经武老再三解说,家人对武老扫厕所的事也支持了。
武老在打扫厕所时,难免身上沾上些粪便,身上有臭味。老伴赵兰英对此总是不厌其烦,把武老换下来的脏衣服,通过消毒液、洗衣粉、热水清泡洗得干干净净,从不说一声怨言,有时她还整些可口的饭菜,说是给老武补补身体。
武长永十多年义务打扫厕所,所有扫厕工具都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没有用过别人一分钱。十多年来,他在打扫厕所中,用坏了大扫帚10多把、铁锨近10把、水桶5个。他的退休工资虽然很少,但他从不算经济账。他说,只要能助人为乐,在我身体好的情况下,我将继续尽义务打扫这个厕所。
新闻推荐
凤阳举办就业技能专业培训班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