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宁 王勉之
近期,漫画家朱自尊绘画的新中国五代领导人肖像漫画在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展出,这是国内民间漫画家创作的国家领导人肖像漫画首次参展大型国际性展会。展会期间,当记者问朱自尊对哪幅领导人的漫画最有心得时,他说都喜欢,其中给自己绘画打高分的是邓小平抱黑猫白猫的那一幅。
由此,不禁让我回忆起1962年间,一些省市地区农村出现饥荒,流传“猫论”的一段往事。其实,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并非邓小平原创或发明。
1962年,一些农村为应对饥荒,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等生产形式。当年7月2日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问题。邓公认为,哪种生产形式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他还引用了刘伯承经常说的四川谚语“不管黄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只是一次内部会议的讲话,当时“猫论”并没有传播开来。
1962年7月7日,邓公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代表时,再次借用这句谚语,来表达他对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邓公1962年的这两次讲话,不久即因毛泽东批评“搞单干风”收回。文革期间,“黄猫白猫”这个比喻被指责为“唯生产力论”而遭到批判。
1976年3月3日,以《毛泽东重要指示》为题的中共中央四号文件中,毛泽东批评邓小平“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
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75号文件,表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中央口子一开,大包干如同洪水开闸,一泻千里。数年之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改革开放历史上下呼应、官民互动大获成功的典型。“猫论”在安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农村改革的发祥地。
安徽践行邓公“猫论”,从最早将当时大背景下引人关注的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带头实行“大包干”拉开农村体制改革序幕,到安徽江淮大地农村发生的巨变,安徽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被著称农村改革的发祥地而享誉全国,这都欣然彰显了这位世纪伟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据《六十年代初扬州人口迁徙安庆》一文中记载,1961年安徽实行责任田包干后生产恢复,粮食充裕,而扬州依然“五风”盛行,食不果腹。于是就有一说,“要活命,到安庆”,出现了大批灾民涌入安庆的情形……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邓公“猫论”和视察黄山发表的“黄山谈话”,对黄山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并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效应。黄山百姓一定遵嘱邓公“一定要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教导与重托,更加重视、珍惜、保护好黄山的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环境及世界级遗产古代徽州文化,要以建设生态黄山、大美黄山和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实际行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和视察黄山35周年。
新闻推荐
记者问: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了市工商部门捣毁利用土法提炼“地沟油”初级产品窝点的情况。请介绍一下市工商局是如何加强对流通环节经营食用油的监督,严厉打击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