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防线破溃人生失守
白塔河畔,岗汊交错,北周时期石梁古郡便设于此。张吉明就出生在白塔河畔的石梁镇何庄村。他以天长人惯有的勤奋和聪颖,于1982年7月考入安徽大学经济系学习。这,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年代,绝对不是件易事。
1986年4月,张吉明在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同样绝非易事。同年7月,张吉明被分配到原滁县地区行署计委(市发改委前身)工作,历任综合计划科科员、国土农经科副科长、科长。
2000年的时候,刚刚36岁的张吉明考入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班。
真正改变张吉明仕途命运的应该是2003年5月。39岁的张吉明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受组织栽培,他赴凤阳挂职副县长。2年挂职期满后,顺利就任凤阳县副县长,并在2007年2月在分工调整后分管凤阳城建工作的。
张吉明的问题,主要就出在他分管城建后的短短2年时间里。他与开发商为伍为友,一遇吃请就到,一遇“红包”就拿,肆无忌惮,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对于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张吉明在接受组织调查期间曾有过痛彻的悔悟:“(自己的)行为是严重错误的,后果(也)十分严重,造成了政府资产的流失,损害了政府形象,给组织抹了黑,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更)对不起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
究其原因,在于“平时放松了政治学习,放松了党纪国法的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没有筑牢思想上(‘拒腐抗蚀\’)的防线,对大是大非分辨不清,使思想和工作脱离了正确的方向。”张吉明悔悟的违法违纪思想根源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张吉明像大部分被查处和惩治的腐败官员一样,在将面临法律的严惩时才这样的醒悟和悔过。但也恰恰说明了筑牢思想防线的重要!思想防线的破溃必将给我们从政、执政带来的巨大伤害和破坏,小至个人前途毁灭,大致国家财产损失党的形象蒙污,进而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正是由于思想防线失守,张吉明私欲大门敞开,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处罚。不仅自己面临牢狱之惩戒,也给家庭带来难以磨灭的耻辱印记。
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根本上预防腐败,反复、不断地告诫我们的党员和干部要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任何一点的背离,都被党纪国法所不容。
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应该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党纪国法是我们从政、执政决不可逾越的警示线、触碰的高压线。
江河滔滔,泥沙俱下。在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中,任何抵挡不住金钱和物质诱惑的,都必将帆落棹断,沉沦河底!
新闻推荐
我市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服务创新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