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郑孝伟,来自凤阳县大庙中学。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作为一名平平凡凡的乡村教师,我没有做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没有辉煌灿烂的业绩,我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是领导的关怀,家人的关爱,学生的爱戴,每天都在感动着我,每天都在激励着我,让我感到幸福。我暗暗发誓:我要用我的一颗爱心回报他们!
2003年,我走上了三尺讲台,那个时候的我,血气方刚,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成绩,我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次联考当中,我带的班级总是名列第一。我为自己的成功骄傲着幸福着。2006年,我成家了,爱人非常单纯、天真,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在家人和爱人的支持下,我更加努力地工作着。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新婚才三个月,我的妻子就被查出患了癌症,医生的死亡判决书使我意识到,我可能会失去我的妻子。我整个人都蒙了,我究竟在干什么?我要的到底是什么?顾不上悲痛,带上所有的积蓄,我带着妻子,满怀希望地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希望的求医之路。在那段让人发疯崩溃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从前所追求的,所看重的自我,是如此不堪一击。试想,有哪个快要死的人会说“把我的证书,奖状拿来,我想多看它一眼”?有哪个快要死的人会说“把我的存折现金拿来,我想再多看一眼”?当生命即将终结时,人们要的不是被东西包围,而是被人包围--我们所爱的人,与我们有关系的人!爱 ,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人, 才是最值得我们为之付出的。
挂号,排队,往来奔走,熬夜看护当时已呼吸困难的妻子。妻子患的是恶性程度最高的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治愈的希望不大,复发的机率很高。妻子在上海住院的8个月里,我不眠不休地守在病床前。当医院一天之内连下三张病危通知书,并告诉我“最多活不过七天,随时随地都可能死亡时”,一个信念支撑着我,“我一定要救活我的爱人!”。我到上海各大医院去找专家来为我的妻子会诊,我告诉自己只要妻子还没有咽气就还有希望。我给自己打气,也给昏迷不醒的妻子打气,为她描绘我们以后的美好生活。
在妻子住院期间,单位领导经常打来电话询问病情,学生也经常发来祝福的短信,每每听到领导的关怀,收到学生的祝福,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我的信念就更加坚定!
上天有好生之德!妻子竟然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开始好转。看着妻子的胃口一天天好起来,吃得越来越香甜,我觉得很幸福。
在上海治病期间,我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并欠了许多外债。
面对妻子孱弱不稳定的体质,面对经济上的困顿,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很沉。但是我不怕!爱能让一个被医生宣判死亡的人起死回生,还有什么困难我不能面对!妻子看病的这段时间,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我要珍惜现有的每一分时光,用我的爱回报社会,回报家人!
我家在门台,但工作单位却在大庙,两地相距较远,为了兼顾工作和身体孱弱的妻子,我每天起早贪黑,骑车到凤阳,再从凤阳坐车到大庙,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特别是冬季,早上四五点钟,黑咕隆咚的天冒着凌冽寒风骑行十几里路。多少次摔倒,多少次被雨淋雪打,也因此落下了关节痛。才从上海回来的那一年,没钱买电瓶车,整整骑了一年的旧自行车。但是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过。我总是早早的赶到学校,中午就在学校旁边吃盒饭,有时为了给学生辅导功课,甚至连饭也顾不上吃。下班摸黑回到家,照顾妻子,为了妻子,有时夜里要起来好多遍。为了践行成家立业,爱妻子爱学生的诺言,我真的付出了很多,流过泪,挨过饿,受过冻,淋过雨,熬过夜,但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挚爱给亲人,妻子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真爱给学生,也得到了学生和学校的认可。学校连年让我带毕业班课兼班主任。对待学生,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严格又可靠的大哥哥,跟他们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成长。无论是早晨,中午还是傍晚,只要我到学校就把心放在学生身上,跟他们谈心,交流,对他们进行学习和心理上的辅导。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严格要求,有待进步的学生我鼓劲打气,问题学生我想方设法与之沟通交流,用心换心,以情动情。我把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了信任与鼓舞。
有什么比爱妻如己,爱生如子更有意义呢!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用爱建立起来的关系更亲近呢?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素质教育,而忽略了情感的教育,爱的教育。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爱的过程虽然苦涩,爱的坚守虽然艰辛,但爱的果实却很甜蜜、很温馨。现在妻子的病情稳定,我任教的历史学科在期末联考中每次总能拿全镇第一。我带的班级,学生成绩大面积提高。2013年6月,我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9月我又被滁州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爱”是一个最厚重的字眼,我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因为爱是一种不期望回报的付出,是一种忘我的牺牲,是一生一世的坚守。
今生今世,我愿:付出所有的爱,享受爱带来的幸福!
新闻推荐
快马加鞭迎开局 ——凤阳加快项目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王 青 张 杰 通讯员郭如亮
离春节还有5天。坐落在凤阳.宁国产业园的兴乐健身器材厂马达轰鸣,大型滩铺机、装载机来回奔驰,18米宽的沥青路面即将完工;20多个工人正在铺设草坪,厂区美化、绿化、亮化已近...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