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来安新闻 > 正文

走进竹镇 赵国庆

来源:滁州日报 2010-06-03 18:05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走进竹镇 赵国庆

因祖籍江苏六合,“竹镇集”一词少儿时便不绝于耳了。听着外婆及父母绘声绘色地描述号称“小上海”的竹镇是如何这般的好,想目睹一下它的尊容便成了儿时的梦。这个心愿,直至1969年才了却。当时第一次来到这蕞尔小镇,它可以说毫无生机,真正一般般,各方面并不比我们来安县的乡镇强。几条杂乱无章的窄街破烂不堪,零落的三五家小店算作商业中心,稀拉的人群苦着脸茫然木讷,就连田野的庄稼也是有气无力的,全然不见昔日大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繁荣景象。它让我兴致勃勃而来,大失所望而归。

弹指一挥四十载。今年清明,有幸陪同原省人大副主任、我国著名“三农”专家陆子修及市县领导一行回乡祭祖,同时调研考察竹镇。今天的竹镇经过30年的改革洗礼,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一切令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如入梦境、如痴如醉。

竹镇,昔日的千年古镇,今日的江苏百家名镇之一。它坐落在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与西邻的来安、北接的天长鸡犬相闻。乘车沿着来安施官镇,途径磁山、独山,1小时车程便可抵达。我们刚一踏入这209平方公里的土地时,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呈现在眼前。摇开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第二次造访竹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与四十年前相比,有天壤之别。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万亩良田,春意盎然。牛羊满坡,林木遍野,恰似一幅挥洒在长江北岸的水墨丹青,真不愧为南京人闹中求静的世外桃源。更彰显着现代高效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广阔前景。司机小吴感叹地说:“一路走来,到这如同两重天啊!只可惜我们的磁山被削平了,独山炸没了,后人问起这地名的由来,我们将如何回答哦!”

上午八点,我们来到了镇政府,区、镇领导早已在此等候。他们充当导游,分乘四台车,带我们首先游览了万亩花卉彩叶苗木基地。该基地占地1.1万亩,种植国内外知名彩叶苗木8000亩。20多个品种形态各异、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以四时之景不同的观赏价值吸引着八方客商和游人前来观光购买。经介绍此项目仅土地流转一项,农民就增收近500万元,季节性农民工600多人,年人均收入万元以上。沐浴着植物的芬芳,接着我们游览了万亩桃园基地,它是大泉湖生态旅游和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8300万元的投资,赢来国外45个品种的桃花、李花随风摇曳,怒放桃李花直惹得彩蝶飞舞、蜜蜂吟唱、画家挥毫、色友捕瞬,令当天的2万名游客乐不思归。上午十点,意犹未尽的我们离开花的海洋又来到了万顷良田工程现场暨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里又是另番情景,人们正在大兴农民小区,一幢幢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一排排三层楼在其间穿插有序,还有零零星星的多层高楼画龙点睛地点缀在周围;楼群四周,绿树环抱、芳草如茵、莺歌燕舞。陪同的镇人大陶主任告诉我们:“这就是为解决农村耕地经营分散、村庄布局凌乱、土地严重浪费、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江苏省在此率先实施的全省最大的万顷良田工程。该项目总规划10万亩,投资5个多亿,分三阶段进行,涉及2552户,9996人。第一阶段项目预计在10月份完工,这不仅可新增耕地7000亩、建设用地3700亩,而且能让700户农民搬进7万余平方米的新居。”

下午,我们参观了“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品尝了清真美食一条街上的美味小吃,然后信步徜徉在大街小巷。有29个民族在此安居兴业,城镇建设规划科学考究,镇容镇貌整洁大气,镇内大小超市、饭店宾馆星罗棋布,车流人流井然有序……

新闻推荐

来安人武部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

来安人武部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竹镇 赵国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