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来安县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联系点制度》正式出台,25个县领导、89家县直单位、89个企业将与全县89个年经营性收益少于2万元的村结上对子,帮助“空白村”摘“穷帽”。
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是来安县在滁州市率先开展的一项创新工作,自2014年底实施以来,探索出成立村级经济发展总公司、实行村级组织有偿服务、兴办村企等一系列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该县创新建立县领导、县直部门单位、企业联系、联建“空白村”制度,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引导作用,力促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争取早日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该县要求县几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空白村”,定期深入联系点调研,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通过思想引导、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帮助联系村因地制宜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发挥县直部门、单位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对联系村提出具体可行的帮扶方案和措施,采取多种途径帮助解决困难。另外,重点选择一批规上企业与部分“空白村”开展村企联建活动,通过信息共享,项目扶持、技术支持等举措,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韩先秀)
新闻推荐
老 镇 新 颜 ——来安县施官镇以民为本改造宜居环境扫描 本报记者戴有胜 本报通讯员韩先秀 杨 春
老 镇 新 颜来安县施官镇以民为本改造宜居环境扫描 本报记者戴有胜 本报通讯员韩先秀 杨 春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